中國舉動全球緊張 進入2010年,在中國人民銀行一度連連抬升央票利率、擴大央票發行規模以及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一系列舉措之下,市場對于中國將提前加息的預期可以說是“熱情滿溢”。國際觀察家們紛紛分析認為,中國將是全球最先退出經濟刺激政策的國家之一。 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經濟分析師李煒表示:“當前,央行一系列的操作方式都是對市場的預期進行的一種調控,更大的意義在于一種信號的釋放。不過預計,在2月份出臺一系列1月份的各項數據之后,銀行間利率可能會往上升,到時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方式才會連續、穩定地作用于利率之上。” 而東方匯理銀行新興市場研究及策略主管巴布于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中國會是全球第一個實施退出戰略的國家,但是退出的進程將是緩慢而又反復的,不可能迅速就收緊貨幣政策。” 中國央行的各項舉動備受國際關注。但是,在1月中上旬開始逐步加大央票發行力度并重啟央票利率上升進程之后,進入1月下旬,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手段似乎又“調頭”了。在上周央行結束自去年10月份以來公開市場操作連續14周實現資金凈回籠的態勢而呈現凈投放之后,本周資金凈投放量更是高達1460億元人民幣,創下近4個月以來的新高。 “從上周開始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正式上調,各家銀行都在上繳準備金。而且,最近又傳央行開始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要求幾家銀行額外增加0.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另外,1月份前幾周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方面力度比較猛。所以,銀行很可能出現臨時性的頭寸不足,央行短期釋放一定的流動性是一種常規的操作方式。”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 李煒則認為:“中國央行一直強調的就是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前段時間較為密集地以公開市場操作方式收緊流動性,主要針對的目的也只是控制商業銀行新增信貸的過快增長,而并非把目標集中于利率之上。” “其實,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并沒有出現太大變化。盡管在央行正式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后,銀行間拆借市場7天回購利率一度上沖得比較厲害,但是也很快就回穩。”李煒指出,“中國尚未到需要全力對抗通脹的時刻,并不需要一味地收緊流動性。” 郭田勇同時表示,央行這兩周的公開市場操作不再收緊流動性也是兼顧到了銀行在春節提高備付的需求。“不過,央票利率的總體趨勢仍是上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