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21歲男子(中)被埋10天后成功獲救。 聯合國23日說,海地政府宣布搜救階段工作結束,國際搜救隊從廢墟中救出132名幸存者。海地內政部說,超過11萬人死于地震,大約20萬人受傷。聯合國人道主義協調辦公室說,當地時間22日16時(北京時間23日5時),海地政府宣布搜救行動告一段落。 同一天,聯合國與美國達成協議,確認聯合國負責總體協調海地地震國際救援行動、海地政府負責 救出132名幸存者 “國際搜救隊救出132名幸存者。”辦公室說,來自67支搜救隊的1918人和160條搜救犬數日來全力工作,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海地南部城鎮和村落等地搜救。 救災重點眼下轉至安置無家可歸者。辦公室說,離開太子港的人日益增多。海地政府提供免費交通工具,幫助超過13萬人從太子港轉往其他城市;“尚不清楚借助私人交通工具離開者人數”。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轉至鄉村者人數可能會達100萬,這會進一步加劇當地資源緊缺狀況。 授權美國“輔助”救災 聯合國與美國22日達成協議,確認聯合國負責總體協調海地地震國際救援行動、海地政府負責領導救災,同時授權美國發揮“配角”作用。聯合國與美國代表當天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簽署這份協議。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蘇珊·賴斯說,這份文件“正式確認美國與聯合國在海地領土上的工作關系”,確保雙方在今后救災行動中繼續合作。根據協議,眼下在海地的1.3萬多美軍只歸美國指揮,不加入“藍盔部隊”,即聯合國維和部隊,但將輔助聯合國和海地政府救災。 協議規定,救災、維持穩定以及災后重建由海地政府領導,聯合國負責協調國際社會對海地援助,聯合國海地穩定特派團(聯海團)負責幫助海地政府維持“一個安全和穩定的環境”。 15名兒童疑遭人拐 海地12日發生地震后,海地多家醫院接連出現兒童失蹤事件,截至22日,報失兒童達15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顧問讓·呂克·勒格朗說:“我們已發現,有約15名兒童在沒有家人隨同的情況下從醫院失蹤。”“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多年來保持與海地政府合作,我們知道海地先前就存在非法交易兒童的情況,不幸的是,這些非法交易網絡與國際收養‘市場’有聯系。”勒格朗說。 他說,天災當前,不法分子趁機“綁架兒童并將他們運出海地”。海地兒童如今面臨著與5年多前遭印度洋海嘯襲擊的某些國家兒童類似的悲劇境遇。勒格朗說,現階段,尚不清楚15名兒童失蹤的細節。 聯合國人權事務發言人魯珀特·科爾維爾說,海地兒童遭奴役與非法交易問題“早就存在,可能成為未來幾周乃至數月都將持續的嚴重問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官員說,聯合國駐海地維和部隊眼下已加強公路交通盤查。不過,勒格朗說,現階段,不法人員借助陸路交通將海地兒童拐騙至多米尼加共和國或借助飛機將兒童拐出海地的線索比較瑣碎。 鑒于眼下非法交易兒童現象嚴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警告,各國的“好心人”暫且不要忙于收留更多海地受災兒童,因為在現階段,應首先幫助兒童尋親。法新社報道,地震后,比利時、加拿大、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美國等國家已快速啟動受災兒童領養程序。 勒格朗說,駐海地援助機構與海地政府已經擁有一套尋親程序,可幫助災后失散的親人團聚。經由這一程序,與父母親人失散的兒童可避免遭遇外來“家長”的“掠奪”。不過,去年6月,聯合國人權專家古利娜拉·沙希尼安警告,海地一個名為“Restavek”的尋親組織打著“幫助貧困家長收養兒童”的幌子,拐走數千名兒童,繼而轉賣給童工雇傭者。沙希尼安評價,這是“一種新奴役形式”。兒童遭一些人“收養”后,或成為牟利工具,或淪為性虐、施暴的對象。(新華社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