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臣忠發明的中國農民1號雷素雨火箭。 不想做裁縫的煤礦工人,不是好發明家”,前言不搭后語,一片質疑之聲,“他快瘋了”。1986年前后,在新泰市汶南鎮李仙村,他的名字和瘋子、傻子是畫等號的。 他,發誓要推翻富蘭克林關于雷是正負電荷形成的理論,徹底改寫世界雷電的歷史。“積雨云身披黑衣,在風魔王的追趕下飛快地在空中行駛,它張著龐大血口,深吸著空氣中的各種有害化學氣體。”他,居然造 20余年的研究道路,30多項發明成果,換來的卻是眼前負債170多萬的悲慘結局。 ……“其實,每一項發明都融入了我善良的情感。” 他,被譽為中國最瘋狂的農民,他的名字叫李臣忠! 瘋狂農民遭遇瘋狂追債 1月5日。 “進來坐吧,外面冷。”曹紅梅說,“老李不在家,你們是干什么的?” 這里是新泰市汶南鎮李仙村,發明家李臣忠的家,一個瘋狂的農民,曹紅梅是他的妻子。 再三核實記者身份后,曹紅梅與李臣忠通了電話,“一會有車來接你們。” 搞得像地下黨接頭。“沒辦法啊,他(李臣忠)已經被債主追得無路可走了。”簡陋的房屋,簡單的家具,一如四鄰無異。記者到達后找了半天都把這個普通小院子錯過了,雖身處其中,卻始終無法把眼前的景象和那個名聲響亮的發明家相提并論。 在等待李臣忠“來接”的過程中,曹紅梅的手機先后響起四次,“他還在擔心你們是假扮記者的追債人,不斷問我是真的還是假的,唉!”嘆息,“一輩子都在折騰他的發明,卻欠了一屁股債,真的沒地方說去。”李家原本也算家底殷實,兒女懂事可人,“都這個年齡了,不為自己想想,也得為孩子想想啊。” 李臣忠與妻子是高中的同班同學,高中畢業兩人都沒考上大學,回家務農后,兩人由同學變成了夫妻。不安于現狀的李臣忠成為了一名煤礦工人,“他不適合在地下挖煤這樣的重體力活。”一年后“煤礦工人李臣忠”變成了“裁縫李臣忠”,再過一年,李臣忠身份變得更加無厘頭:發明家李臣忠。“不想做裁縫的煤礦工人,不是好發明家”,前言不搭后語,一片質疑之聲,“李臣忠快瘋了”。1986年前后,在新泰市汶南鎮李仙村,李臣忠的名字和瘋子、傻子是畫等號的。 但是他卻成功了,他的發明得到了認可,有了發明專利證書,市里還專門給了獎勵。 李臣忠沒來,來的是他的兩個代表。握手、寒暄、交流,又是一通電話,“這是兩個真記者,不是追債的。”驗明正身,起程。 辦公室放火箭彈 “你們找‘雷公’?他已經很久沒來了。” 億源機械研究所位于一處沿街房的三樓。“雷公”正是李臣忠,樓上住戶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見到李臣忠了,“他最近忙著躲債,聽說是欠了很多錢,每天都有債主前來討債,他的辦公室有一枚火箭。”說話的人語氣很神秘。 記者來到了位于三樓的億源機械研究所,一幅巨大的噴繪彩印在昏暗的走廊內顯然異常刺眼,一句“改寫雷電歷史,創造美好未來”的宣傳語增加了這里的神秘。 很幸運,反鎖的屋門居然被敲開,“你們找誰,有什么事?李老師今天不在。”一名工作人員說。 經過一番解釋,記者進屋。研究所內的陳設十分簡陋,除了1張辦公桌和3個接待來賓用的沙發,剩下的便是墻角處的一枚火箭。 “這個便是李老師最新發明的雷素雨火箭,這個東西可厲害著呢,把它打到天上便可以進行云層脫硫,凈化大氣。”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枚被李臣忠命名為“中國農民1號”的雷素雨火箭,彈頭內已被注滿了可為云層脫硫的氣體、液體及化學物質,只是推動部分還沒有灌注燃料。 記者注意到,除了這枚雷素雨火箭,在研究所的辦公桌上還擺放了幾件個頭不大的奇怪儀器。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也是李臣忠的發明之一——多功能家庭地震儀,“目前,這個地震儀已經獲得了專利證書,正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