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晚,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和中國市長協會主辦的“2009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頒獎典禮在西安舉行,繼2008年首次獲評“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后,長沙再度獲評“2009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并且排名由上屆的第十位躍升至第六位”(紅網12月27日報道)。 ????幸福,是一種主觀的感受。不同的人對此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一樣,對“幸福”的追求不一樣,對“幸 ????“幸福感”來源于對城市硬件的用心體味。作為一種主觀感受,幸福總是建立在一定基礎上的,它是人們對周圍環境的一種真實考評,“倉廩實而知禮節”。作為一個生于斯、長于斯的長沙土著居民,筆者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近幾年來,長沙的高樓越來越多、長沙的道路越來越寬。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在全國26個省會城市中,長沙經濟增長速度排名由去年的第10位,上升為第7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均在中部六省省會城市中居首位。經濟的發展來源于“富民強省、科學發展”帶來的湖南經濟新思路、新跨越;幸福感的日益濃厚來源于長沙人日益鼓起來的“錢袋子”、日漸硬起來的“腰桿子”。正如頒獎詞中所說,“這里吃的是火辣辣,購的是樣樣有”。 ????“幸福感”還來源于市民們對城市軟件的用心體味。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不是讓一個人或者少數人感到幸福,而是讓大多數人感到幸福。大多數人的幸福套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那就是“住有所居,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組委會在評選過程中,特別注重入戶調查和公眾調查,同時,根據幸福學測評體系調查及當選標準,涉及的25類指標包括賺錢機會、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政府威信、收入、住房、房產、婚姻等。細細看來,無一不是考評老百姓對民生問題的滿意程度。這些年來,長沙一直將“建設人民滿意城市”作為努力的目標,將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作為發展的方向,義務教育“一費制”全免、醫保全覆蓋、養老金逐年提升、政務日漸公開……“人人都可享受快樂生活”,人人都可當家做主人。 ????但愿長沙人的“幸福感”能一直持續,但愿老百姓們越來越感到“幸福”。(作者:陌上) |
上一篇:幸福,就是永遠把老百姓放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