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前召開的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大會上獲悉,2010年,山東GDP預期增長10%,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轉方式、調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而且,山東經濟結構調整“任重道遠”。 ????據了解,改革開放30年來,山東經濟年均增長12.1%,其中新世紀以來年均增長13.4%,“快”的要求已基本達到?,F在山東面臨的主要矛盾是經濟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比較粗放,經濟整體素質不高。 ????從產業結 ????從產品結構看,工業初級產品多,產業鏈條短,高附加值、高新技術產品不多。比如,山東鋼鐵產量居全國第三位,但汽車、家電、船舶需要的高端鋼鐵產品基本需要進口;紡織產品多,但真正叫得響的服裝產品則寥寥無幾。 ????從企業組織結構看,布局過散,產業集中度低。以鋼材為例,日本年產鋼鐵11874萬噸,生產企業只有5家;韓國年產鋼鐵5349萬噸,浦項制鐵一家企業就達到3500萬噸;而山東2008年生產粗鋼4459萬噸,卻分散在24家企業,這些企業絕大部分分布在內陸城市,不僅產能小,而且嚴重污染環境。 ????從投資結構看,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比重偏低,2008年,山東只有11.3%,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僅為1.4%,比江蘇低0.52個百分點,低于全國0.14個百分點。尤其是2009年以來,高耗能行業投資增長明顯加快,1至11月份,鋼鐵、水泥、鋁行業投資分別增長 64.1%、252.6%和65.4%。 ????從能源結構看,山東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80%左右,火力發電裝機占全省的93.9%,風電、核電、生物質發電僅占3.7%。 ????由于山東經濟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比較粗放,一方面導致宏觀經濟效益不夠理想,2002年,山東GDP比江蘇少261.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少33.5億元,2008年,山東GDP比江蘇多759.5億元,而地方財政收入卻少了774.2億元,預計2009年將擴大到800億元以上。另一方面導致能源消耗過高,環境污染嚴重。2000年至2008年,山東能源彈性消費系數為0.94.而廣東僅為0.79,江蘇為0.92,浙江為0.85;2008年,山東萬元GDP能耗為1.100噸標準煤,分別比廣東、江蘇、浙江高0.385噸、0.297噸和0.318噸;二氧化硫排放量高達169.2萬噸,居全國第一位。(劉彪 張書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