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手掌柜”養兔子栽了大跟頭 當記者聯系到鞏森(化名)時他正在萊州,為追討自己的20萬元投資款而奔波于當地信訪辦和法院之間。大學畢業后,鞏森選擇了自主創業,“雖然我早就料想到會有困難,但沒想到第一個猛子扎下去,就碰得頭破血流。”如今的鞏森成了城陽一家模具廠的業務員。 天天在想如何實現價值 回想兩年之前,鞏森唏噓不已。作為一名從外事服務學校畢業的高材生,鞏森對 感覺成功就在眼前 一個偶然的機會,鞏森從親友那里了解到,養殖業是目前盈利率最高的產業,而且對于入門資金要求也不是很高。親友的描述讓人興奮,只要一筆不多的投資,就可以在萊州建起一個大規模的現代獺兔養殖場,并且可以跟當地的養殖專家“強強聯手”,由對方提供獺兔養殖的技術支持,真正實現輕松賺大錢。“我當時的感覺就是,不需要我出多少力,投上一筆錢就可以坐等分紅,簡直就是當‘甩手掌柜’!”鞏森在網絡上查閱了不少獺兔養殖的資料,他更看重的是兔毛皮市場的供不應求狀況,這讓他覺得成功就在眼前。 拿著父母攢下來的20萬元,鞏森坐上了前往萊州的長途車。在萊州,鞏森見到了自己的希望——一片整潔的兔舍,數百只優良種兔,還有一位專門負責養殖的合伙人,而代價就是父母給他的20萬元。技術方面由養殖專家負責,市場銷售又前景看好。鞏森說,他感覺成功就在眼前了。可是,2008年秋天,一場前所未有的打擊襲來——獺兔疫病。“每天都有兔子病死,我只好找合伙人,讓他趕緊解決疫病。”鞏森說,當他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合伙人身上時,對方卻露出了真面目——一個斂錢的騙子。面對病兔他的合伙人不但毫無辦法,而且推卸責任,此時他才察覺到,所有的投資都是自己單方面的,也就是說所有的風險都由自己承擔。 “甩手掌柜”落入騙局 鞏森不想坐以待斃,他開始咨詢其他養殖戶和技術站工作人員,隨著對這行的深入了解,他發現這個“能人”在欺騙他,“280元一只的種兔,他以500元賣給我,光這一項就坑我上萬元,兔舍、飼料都是虛報高價騙我的錢!”鞏森立刻向當地法院起訴,但因缺乏證據和專業鑒定,訴訟遲遲沒有結果。 現在鞏森的兔子已轉給其他養殖戶,鞏森也回歸了職場,每月只能賺1000多元。“父母雖然沒有怨我,但我還是想盡快把錢還給他們。”鞏森說,他現在希望法院早日作出判決,也許那樣他的創業路才會繼續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