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區商貿局按照區委“四三三二”工作思路,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中心任務,搶抓機遇,理清思路,強化措施,謀求突破,前三季度我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88億元,同比增長18.48%,全區商貿流通業取得“六新”發展。 ????一是商貿流通管理上新水平。強化政府宏觀引導職能,建立完善“菜籃子”暨“三綠工程”聯席會等四項制度,“菜籃子”暨“三綠工程”年度目標考核前三季度名列市內四 ????二是特色街區整治呈現新面貌。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原則,引導建設省內首個以經營出口產品為主的專屬購物街,街區商戶營業額增長3倍以上。按照“統籌規劃、逐街打造”原則,完成閩江二路咖啡茶藝街、佰優坊一期整治,優化街區業態,提升街區品質,增強特色街區招商聚財功能。整治后,閩江二路咖啡茶藝街業態聚集度由40%提高到57%,商家月營業額增加15%;佰優坊街區商鋪年租金增加30%。創新管理方式,對閩江路24條、中山路12條街的近3000家網點實行電子檔案式動態管理,在云霄路和閩江二路探索推行季節性室外休閑方式,商戶日營業額增長3倍以上。完善推廣街區管理物業化,提升云霄路、閩江二路、佰優坊街區精細化管理水平。 ????三是餐飲業管理取得新突破。傾心塑造“旅游看奧帆基地,美食到市南名店”餐飲服務品牌,帶動餐飲業結構優化和能級提升。采取實行行業監督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動態監管,實行優勝劣汰的年度復評,成功舉辦“特色餐飲宣傳推介”、“百家名店評名菜”、“年度餐飲行業杰出人物評選”等品牌培育活動,提升百家文化餐飲名店的管理服務水平和消費者美譽度。創新開展10處樓宇的午餐配送試點工作,并取得突破性成效。實現了OE快餐車、送餐到門和便利店零售多形式供餐,解決3萬人的午餐難問題。 ????四是食品安全水平躍上新臺階。重點圍繞國慶60周年和十一運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嚴格落實“區食安辦包面、職能部門包線、街道辦事處包塊”網格化監管責任,強化信息日報告、24小時值班、指定賓館(酒店)食品進貨渠道日報等三項制度,組織開展“食品安全,你我有責”、“放心消費在市南”等宣傳活動37次,舉辦《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知識培訓18期,開展食品安全聯合執法130余次,確保全區食品安全工作萬無一失。率先創建“全區統籌、三級監管”的酒類流通管理機制,采取社區駐點辦理和上門入戶辦理等方式,宣傳酒類流通備案知識,提高備案普及率效率,前三季度新增備案登記突破1000余戶,被市整規辦以簡報形式上報國家商務部。閩江二路、劈柴院美食街和中山路3條食品藥品安全示范特色街創建工作,以五區七市第一成績通過市考核驗收。 ????五是定位招商工作取得新成效。經調研摸排,建立全區商貿招商資源庫,借助商戶、中介和互聯網資源,建立重點項目儲備庫,利用新聞網門戶網站,對特色街區和百麗廣場等重點招商項目的網絡宣傳推介,與各街道辦事處和職能部門密切聯系,形成招商聯動和資源共享。提前完成外資400萬元美元,內資8000萬元的招商引資年度指標。專人負責百麗廣場、銀海凈雅酒店、萬邦中心等區重點大型商業項目的跟蹤服務,目前,銀海凈雅酒店順利開業,銀座商務酒店項目順利落戶,萬里大廈項目開始全面招商。 ????六是社區商業開創新局面。制定出臺《市南區社區商業配置指導性標準(試行)》,引導8種社區必備性商業網點的配置,加快引進24小時連鎖便利店和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提升社區商業發展能級,成功引入全國首家日資24小時連鎖便利店—“青島永旺迷你島”落戶,完成融匯通社區電子商務平臺的選址,引導香港花園社區申報2009年省級和國家級社區商業示范社區。前三季度,新增8種必備性業態商業網點268處,社區商業網點總數達到4840余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