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甲流”概念下,辣椒身價暴漲,成為繼大蒜之后又一受投機資金追捧的農產品。據報道,國內部分地區干辣椒每公斤的批發價已經爆炒到30元左右。其實,辣椒等農產品價格巨幅上漲的收益大多被投機客謀取,真正的農業耕種者卻無法分享其中的利益。更糟的是,來年辣椒的耕種計劃反而成為一團迷霧,因為無論豐收還是減 ????產,椒農都難以真正獲益。由此,生產者的熱情在市場價格高漲中便大打折扣。事實上,在此次“ ????國內農產品定價體系混亂的現象亟待扭轉,關鍵就在于構建科學的價格發現機制,明晰市場預期。從國際經驗看,涉及種類齊全、交易方式多樣的農產品期貨市場,能夠有效地實現價格發現與資產配置功能,切實保護農民利益,為農業發展護航。美國之所以能在國際農產品交易中享有絕對的定價權威,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擁有全球最大的農產品期貨市場———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所是1848年由82位谷物交易商發起組建,初衷正是為了解決當時美國國內谷物等農產品價格波動較大、交易無序等問題。時至今日,美國農產品交易市場發展十分成熟,交易品甚至包括3個月后收獲的包心菜和洋蔥等細分品種。同時,由于期貨合約到期價格體現了市場對未來的預期,所以對即期的農作物生產就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而且,在市場價格預期較為一致的情況下,投機客也難以通過掀起巨大的價差實現套利,農產品價格的走勢也會趨于平穩。 ????反觀國內期貨市場,農產品種類只涉及到大豆、白糖、棉花等少數商品,盡管有山東金鄉“大蒜電子交易中心”等期貨交易的雛形,但大都發展不甚成熟、制度規范缺位,交易市場反而成了大型資金牟利的場所,而其他諸如辣椒等農產品的定價體系更是完全空白。這一局面導致農業生產失序的同時,也不利于保護農產品出口商在國際貿易中的利益。近年來,我國對美、日、韓、墨西哥等國的辣椒出口數量十分可觀,但由于沒有統一的價格體系,部分出口企業為了爭取訂單,競相以低報價等方式惡性競爭,極大地削弱了國內企業的競爭力。 ????可見,雖然辣椒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費量較小,其價格變化對普通消費者的生活影響有限。但由此所暴露出的國內農產品定價機制缺失問題,卻值得有關部門高度關注。 |
上一篇:提高勞動所得是大勢所趨
下一篇:捕犬經歷不難體察暴力執法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