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記者從山東青島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嶗山區五年內將在五丁礁海域建成“人工海上牧場”。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牧場”礁區面積200公頃。目前,該項目已經開始投放石料,建設人工魚礁。“人工海上牧場”建成后,嶗山將添一處海上養殖觀光基地 ,市民可現場撈鮑魚、捉海參。 ????“牧場”占地200公頃 ????據了解,嶗山區鮑魚、海參養殖龍頭企業金海富源海洋實業有限公司從1996年開始到現在,累計向所屬海域投放石料5萬多立方米 ,已培育出18平方公里的優良天然養殖海區。在他們經營的海區中,凡是建構上“房子”的地方,都是海草叢生,海洋生物群來群去,海參、鮑魚的擁有量和產量都比其他海區高3倍以上。 ????嶗山區漁業主管部門十分重視金海富源海洋實業公司的做法,認為該公司從為海參、鮑魚建“新房”入手建設“海上牧場”,是海水養殖的一次革命。為此,專門做出規劃,在青島市五丁礁海域建設200公頃的人工魚礁與牧場區。“金海富源海洋實業公司是大公島的‘牧場主’,在看了大公島附近人工魚礁后,我們受到啟發,開始規劃五丁礁的‘人工海上牧場’項目。”嶗山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50艘沉船打造人工魚礁 ????建設海洋牧場的第一步就是向大海中投放石料、沉船等建設人工魚礁。人工魚礁是指通過人為向大海投放水泥構件、報廢漁船、石塊等構造物,營造適宜水生生物繁殖、生長的場所,重造魚類的產卵場,是目前為止最環保的漁業模式。人工魚礁可以調整漁業產業結構,實現漁業增效、漁民增收,有望取得明顯的經濟、生態及社會效益。 ????這次嶗山區建設的五丁礁海域海洋牧場礁區面積200公頃,計劃五年內建成,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將投放石料10萬立方米 、鋼筋混凝土構件14萬立方米 、廢舊船體50艘,同時將移植藻類,投放魚類、海參、鮑魚等苗種,建立起海洋生態漁業基地。 ????GPS定位保證投放精度 ????“為了保證石礁投放地點的精度控制在5米以內,我們利用了GPS定位系統。”人工魚礁的投資建設方青島金海富源海洋實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說,人工礁所選取的原料不但要具備良好的水動力性能、生物附著性能、誘集魚類性等功能,而且要考慮經濟實惠、安全耐用、多空間與表面積、制造與投放方便等因素。 ????經研討論證,青島金海富源海洋實業有限公司決定采用石方、鋼筋混凝土構件作為造礁材料。“鋼筋混凝土構件堅固耐用,礁體表面具有良好的生物附著性能,聚魚效果明顯,是生態養殖區建設的主要材料。投石造礁利用的是采石場的石頭,數量大,在海底形成巖礁底質,適宜海參、鮑魚的生長。”青島金海富源海洋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目前,該項目已經開始投放石料,建設人工魚礁。 ????野生鮑魚現場撈 ????“石礁投放完成后,至少要一年的時間才能附著上海泥和海草,然后才能引來魚群,我們想建成完全生態自然的魚礁區,所以建設周期比較長。”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局長吳國寶告訴記者,在此基礎上,嶗山區將進一步推進海上垂釣平臺、人工魚礁潛水觀光區、海上捕撈演示區和養殖觀光基地等休閑觀光漁業的開發建設,使海域成為集漁業環境修復、資源增殖、娛樂性游釣于一體的“人工海上牧場”。 ????據介紹,“人工海上牧場”建成后,平靜的海面下將會出現一片巨大的“海底森林”,“森林”里到處都是人工魚礁搭成的“石頭房”,“房子”上粘滿海泥,海泥上長滿海草,鮑魚、海參和魚蝦趕來覓食、棲息。“海面上有垂釣的平臺,人們可以在這里垂釣,也可以穿上潛水衣到人工魚礁潛水觀光。”相關負責人說,市民可以自己或者請潛水員潛水下去現場撈海參、鮑魚,并可以把它們帶回家。 (陳浩杰 肖良華 劉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