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理財專訊 記者從電力行業多方獲悉,本月底前,國家發改委的電價調整方案有望公布,其中包括對部分區域的上網電價進行有升有降的結構性調整、對銷售電價上調平均約2.5分以實現電價關系的理順。 ????盈利“分化”是主因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火電行業實現利潤總額為272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216億元),但在電力行業整體復蘇的同時,不同區域的火電盈利狀況差異巨大,“東富西貧”的鴻溝明顯,地域性上網電價與煤價波動幅度偏差大,是導致該現象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此次電價調整暫定對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等東部省份的上網電價小幅下調,而對甘肅、陜西等中西部省份的上網電價小幅上調,以緩解目前電力行業盈利能力的區域性“貧富差距”。 ????已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東部沿海地區(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火電盈利同比、環比大幅增長,其中,深南電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6倍,寶新能源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2倍,在沿海地區電廠分布較多的華能國際三季度凈利潤增長195%。而從業績預報看,山西、甘肅等坑口電廠仍然盈利較低或虧損,如漳澤電力、吉電股份、西昌電力三季度凈利潤依舊處于虧損或微利狀態。造成電力企業東西分化的原因主要是電量增速的不均衡。受累經濟危機,全國發電量在去年底今年初觸底反彈,相比中西部內陸地區,東南沿海地區的電量水平呈現恢復早、幅度大、持續時間長的特點。 ????目前東西部上網電價的調整幅度尚未公布,眼下披露的三季報對電力企業來說只能代表過去,而資本市場對行業四季度及明年的預期也暫時處于觀望狀態。 ????下游企業承受重壓 ????2008年,國家發改委分別于7月1日和8月20日兩次上調上網電價,其中上網電價平均提高了4.14分/千瓦時,輸配電價平均提高了0.36分/千瓦時,而銷售電價平均提高了2.61分/千瓦時,電網企業一直承擔著銷售電價未完全理順的壓力。國家電網有關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虧損160.50億元。據了解,此次銷售電價擬上調2.5分左右。其中大部分用以理順銷售電價,消除電網企業的包袱,另外一小部分是例行的脫硫電價。 ????在分析人士看來,此次銷售電價理順后,電網企業實際是最大的贏家。電監會有關人士表示,解決電網企業的虧損問題,也有助于推進電價改革。國家電網有關人士表示,即使此次能夠實現電價調整理順,國家電網今年之內也不能實現扭虧,但今年的虧損狀況有望在明年得到改觀。 ????而市場對銷售電價上調預期已久,在目前實體經濟從危機中復蘇企穩的情況下,用電大戶需要真正挺起腰板面對電價提高的現實。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工業用電價格上調,電解鋁等有色企業受到的成本沖擊無疑很大,但隨著大用戶直購電制度的逐步落實,將緩沖這部分用戶的成本高漲。(中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