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女青年李曉梅: 乘電車“偷聽” 練就熟練口語 昨天,記者采訪了平度女青年李曉梅。她今年27歲,5年前她從農村進城,在開發區一家水產企業的加工車間工作。“當時收入不多,工作很不如意,所以想出去闖闖?!崩顣悦氛f,她在學校學的是農業,就業很困難。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不但施展不出能力,收入也很低,“當時家里還有個上學的妹妹,家境很不寬?!薄1еN種期待, “剛到日本,要學、要熟悉的東西很多,壓力也很大?!崩顣悦氛f,赴日研修生只在國內做過3個月的培訓,此前都沒學過日語。不但語言需要熟練,生產技能、生活常識都要抓緊熟悉。此外,第一年不能工作,只能領研修生津貼,這種津貼是參照日本最低生活標準發放的,每月6萬日元(1萬日元約相當于750元人民幣)。這筆錢在日本這種高消費國家是很微薄的。“日本的食物最貴,第一年我一般只吃白菜、圓蔥、土豆等便宜的蔬菜?!崩顣悦氛f,這樣,她每月只花五六千日元,剩下的錢全攢起來。到了第二年可以工作時,光吃便宜菜難以保證體力,李曉梅開始逐漸改善伙食,但即使這樣,一個月的花銷也控制在1萬日元以下。 “因為在日本研修,3年后必須回國。工作的同時,也在不斷考慮自己未來的出路?!崩顣悦氛f,最直接的考慮就是過語言關,拿到語言證書回國的就業機會就更多。為此,她抓住一切機會學習日語,工休時她看報紙、看電視,隨時翻字典。休息日逛街時,她會坐上電車,從始發站做到終點站,為的就是在車上聽當地人聊天,從別人的對話中學習口語。 文登小伙宮曉光: 獲得信任拉回 千萬投資項目 文登青年宮曉光在去日本之前,一直在青島打工。當時,只有中專學歷的他換了多份工作,覺得沒有前途,也走上了外派勞務之路。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宮曉光發現一些研修生的做法引起當地人反感、譴責,他就嚴格要求自己每一件小事都要學習做好,贏得日方尊重和信任。 “在日本不能隨便撿拾路上的東西,道邊的果樹也不能采摘,否則視作盜竊。”宮曉光說,有的研修生認為路上撿的東西就是自己的,結果違了法。還有的研修生看到路邊人家的柿子熟了沒人采摘,覺得壞了可惜就擅自摘果子,也會犯禁忌。 “生活衛生、日常言談都要注意,尊重當地人的習慣,這樣才能得到認可?!睂m曉光說,他認為部分研修生做事方法不被當地人認可,其實也有不熟悉當地情況的原因,不知不覺中犯了禁忌。而他在這些方面都留心學習,得到了企業負責人的信任。在日本期間,他就經常被公司派遣出差,在日本各地從事產品維護,工作技能不斷提升。正是出于對他和于鵬的信任,這家日本公司準備來青島投資建廠,并聘請他們兩人做部門經理。 “目前已經完成選址,就選在保稅區。首期投資是200萬美元,此外還將運大批設備來青?!睂m曉光說,出國之前,他從沒想到能有今天的成績。究其原因,他認為除了自身的努力,還有就是對個人信譽的重視,“有信譽辦什么事都簡單?!彼f,其實這家日本企業早有在華投資的意向,但苦于沒有合適人選,“我們的表現,加快了對方的決定?!?/p> 老研修生感言 “愛國才能 贏得尊重” 記者了解到,李曉梅、劉波、宮曉光、于鵬4人都是由青島盛田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派遣出國的。這家企業的創始人田煥虎也是一名研修生,他曾在10年前赴日打工,對其中的酸甜苦辣感觸深刻。 “一些同胞由于缺乏愛國熱情,遵紀守法意識薄弱,做出了有損中國人尊嚴的事情。”田煥虎說,有一次他和日本企業負責人一起看電視,一則曝光新聞播放后,負責人對他說:“小田,你看又是你們中國人。”這句話讓田煥虎無地自容,“覺得真坐不住了,身上像針扎一樣?!碧餆ɑ⒄f,從那時起,他決心發揮自己的能力,去教育影響赴日勞務人員。 2003年回國后,田煥虎開辦了這家勞務中介機構。在一批批研修生赴日前的培訓中,他講的最多的就是“愛國”,給研修生上的最多的就是“素質課”:一定要有愛國精神,為國爭光,只有一個愛國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撰稿 劉文劍 出國不能 光“盯”錢 對于4名優秀研修生的表現,市外經部門給予表彰的同時,認為他們的做法符合新經濟形勢的需要,并向我市今后外派勞務人員發出倡議,要樹立研修的四大目的: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學好語言;帶回商機;增加個人收入。 市外經貿局副局長、市對外經濟合作企業協會會長吳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外派勞務人員,要改變以往單純只為賺錢的老想法,要做更遠的人生規劃。 “對外勞務合作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對增加國民收入、帶動就業、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都有積極作用。”吳衡說,多年來,一批青島農村家庭通過境外務工得到實惠,生活狀況得到改善。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黑中介違規操作、素質低下的勞務人員聚眾罷工,無理取鬧,損害國家形象等等。這都給外派勞務蒙上了陰影。他認為,幫助研修生提高素質培訓,樹立更大的目標和志向,是一種先進的理念和方法。 研修生:研修生的派遣是根據有關外國人研修的法律法規,批準一些民間團體(如中外研修生協力機構、一些企業組合等)進行的一種派遣行為(以研修生的名義,實際為勞務),是國外發達國家政府為解決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而采取的一種變通方法。我國將研修生的派遣工作納入外派勞務的范疇。以赴日研修生來說,在日本的第一年主要是學習階段,被稱為研修生,第二、第三年被稱為技能實習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