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新聞網11月17日訊 記者日前從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支隊獲悉,今年開展的2008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監測圖斑162個,涉及土地173宗,其中違法12宗,全部依法作了行政處理,共沒收地上建筑物30多萬平方米,拆除500多平方米,罰款220萬元,對4人作出紀律處理決定。土地執法工作的新突破,為實現國土資源工作“保增長、保紅線”的總體目標提供了堅強保障,為我市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新發生51宗違法用地 及時到位處理 ?“2009年新發生違法用地51宗、590畝,已拆除地上建筑物32宗、296畝,未拆除的19宗、294畝違法用地已全部立案。全市尚未拆除的2009年發生違法用地占用耕地面積占同期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面積的比例為0.5%。。”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支隊有關領導告訴記者,為了能做到對新發生的違法用地全部及時到位處理,建立了每月一調度和每月一報告制度,準確掌握違法用地情況。每月召開一次執法監察工作調度會,溝通情況、部署任務、分解責任、督察落實。每月各區、市都要將本地區的違法違規用地情況進行匯總,上報市局,并寫出分析報告,無事報平安。對發現的違法違規用地,分門別類,提出相應處理意見。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支隊、各區市分局實行領導包案、專人跟蹤督查制度,必須當月查處整改到位。 ?青島上半年違法用地“零存在” 為更好溝通,每月召開一次土地執法調度會,對各區市當月發生的違法用地逐宗報告、分析,提出處理意見,由各區市當月查處整改到位,確保當月違法當月查處。 “這一制度實行以來,今年上半年各區市新發生的15宗違法用地全部當月處理到位,做到了違法用地“零存在。”執法支隊有關領導還介紹,即墨市上半年發生的7宗違法用地全部當月拆除;嶗山區接到9次衛片違法圖斑后當月處置,衛片執法檢查時違法圖斑已徹底清除。 ?保證董家口等大項目順利用地? 全力為企業服務 ?針對今年經濟形勢比較嚴峻、企業發展困難較多的局面,市國土資源執法支隊創新工作理念,寓服務于執法,全力幫助解決企業發展用地問題。建立了大項目跟蹤服務制度,對大項目用地做到每月一報,對有用地困難的項目及時給予幫助,對有違法苗頭的及時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防止違法現象發生,確保大項目合法順利推進。 ?國土資源執法支隊領導向記者舉例說,全市重點項目董家口港口建設項目急需用地1000多畝,市國土資源房管局特事特辦,成立專門小組辦理用地審批手續,保證了項目按期開工,避免了未批先用違法用地。工作理念和服務方式的轉變,既保障了企業發展的用地需求,更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每發生1畝違法用地 扣減50畝用地指標 執法監察支隊實行的土地執法“一票否決”制度也收到了良好效果。根據市國土資源房管局制定出臺的《區市國土資源局(分局)及領導班子考核辦法》,對違法用地制止和查處率低于95%、15號令規定的問責比例超過9%的區市國土部門工作一票否決,強化了各級對違法用地的監管意識。 ?而用地指標與土地違法掛鉤制度中,建立了把用地指標與區域內違法用地情況掛鉤制度,在分配用地指標或審批項目用地時,要先征求土地執法部門對區市土地執法工作的意見,對違法用地比較突出的區市凍結指標供應,規定每新發生1畝違法用地,扣減50畝用地指標,對不違法或者相對較少的區市進行指標獎勵,切實提高了各區市政府對依法管地用地的重視程度。 投資300余萬元 建GPS定位信息監控系統 ?今年,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支隊還堅持動態巡查與科學監控同步,對違法違規用地行為做到了早發現、早制止。在動態巡查方面,建立了上至市,下至村級的四級動態巡查防范體系,將全市160個動態巡查防區巡查責任層層落實到具體部門、分管領導以及執法人員頭上,兩級國土資源部門均制作了動態巡查責任防區圖冊,通過層層包聯,不留盲區,切實做到了重心下移、關口前移。 在科學監控方面,投資300余萬元,建設了全市國土資源動態巡查GPS定位信息監控系統。該系統結合土地審批、第二次土地調查、年度土地變更等信息,通過巡查車輛裝配車載GPS等巡查設備,加大對項目用地的巡查監控力度,及時發現、制止、查處和報告土地違法違規行為,為實現“天上看、網上管、地上查”提供了平臺。 ?同時,針對當前土地違法向基層蔓延、規模小但數量多的新特點,還創造性地開展了市、區、鎮三級執法機構聯合動態巡查,以重點鄉鎮為切入點進行“解剖麻雀”式的巡查。今年已經對9個鎮、街道進行了全面拉網式巡查,發現并及時處理了違法用地13宗。通過三級聯合巡查,對違法用地行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制止、早查處”,確保把違法行為處置在萌芽狀態。(青島新聞網記者 朱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