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大事小情民主議定;財務管理有嚴格的制度流程;“村官”的工作由群眾定期評議…… ????吉林省白城市通過一系列制度建立,探索出一整套預防農村基層干部腐敗的體制機制,變基層防腐“事后處理”為“制度預防”,賦予農民真正的民主權利,對推進農村民主進程進行了有益探索。 ???從“一個人的賬本”到“全村的公開賬” ????新華村隸屬吉林省白城市轄區大安市舍力鎮,過去村里所有土地、林地發包, ????談起過去,現村委會主任宋玉福不無感慨:“村民爭執的焦點主要在村里資源發包上。那時管理不規范,難免存在一些暗箱操作、偏親向友。對此,村民有意見,不斷向上面告狀。” ????有關部門調查核實,2008年4月14日大安市紀委常委會議決定,給予原新華村村支書趙樹有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如今,村里所有涉及到資金的問題全部公開透明,按照有關制度設計一步一步操作,卡死了村干部的“小權力”,原來一個人的賬本變成了全村的公開賬。 ????據介紹,現在新華村有了明確的制度規定,村里大事小情嚴格按照規定走。今年修村村通水泥路、蓋房子,涉及資金幾十萬元,先是黨支部提議,再由村兩委班子商量,接著村里黨員再商量,然后把初步形成的意見對大伙公告,接著村民代表再開會研究,最后把結果在全村公布。 ????村民魏長生說:“嚴格按照規定走,村干部想整貓膩沒條件;老百姓真正有了說話的權力,大家伙心也順了。” ????創新三項制度構筑基層腐敗“防火墻” ????為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白城市從去年7月份以來,著力規范農村基層工作運行機制,創新建立“六步工作法”實現群眾“民主定事”。 ????所謂六步工作法:即村黨支部提議、村“兩委”聯席會議商議、黨員大會審議、議案公告、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議、結果公布。 ????白城市紀委書記王成勝說:“農村大大小小瑣碎事務,全部嚴格按照六步工作法執行,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不生效,從機制上就避免了村干部濫用權力。” ????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這“三資”是農民十分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也是農村基層干部違紀違法問題易發、多發部位。他們從健全規章制度、規范運作程序入手,以鄉鎮原有農經站為依托,在各鄉鎮建立起“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實行了“三資”代理服務制,用“制度理財”使農村財務更公開、更透明。 ????據了解,“三資”代理服務中心設立了統一的資金賬戶和資產、資源、經濟合同、村集體承包耕地臺賬。還統一訂做了軟件,在全市農村全部取消了手工記賬,實行微機管理。 ????同時,白城市實行村級干部實行勤廉雙述、村民評“村官”,對評議對象和內容、評議程序和方法、評議結果的運用做出了具體明確規定;評議結果作為對村干部的使用、工資補貼發放和評先表彰的重要依據。 ????目前,試點縣和其他縣市的試點鄉所有村都開展了群眾評官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從去年末到今年初,全市918個村都開展了“群眾評官”工作,有827個村群眾滿意率達到了90%以上,有4個村干部被群眾評價為不稱職,依據有關規定被免去職務。 ????基層防腐:推進農村基層民主的新探索 ????“過去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辦法沒少想,但哪一次也沒有這次這樣徹底。”一些基層工作人員說。 ????據介紹,白城市一系列制度的探索,不僅斷絕了基層干部腐敗的源泉,更重要的是通過一整套制度的建立,在農村形成了真正的村務公開,農民民主定事的大環境,提高了群眾民主意識,給了群眾民主權力,農民的事自己說了算。 ????白城市基層工作人員認為,在農村基層給農民更廣泛的民主權力是大勢所趨,白城市先行一步,切實維護農民知情權、管理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同時在農民文化素質仍然不高的情況下,實行有監督的民主,引導農民群眾依法治村,合理表達訴求,符合農村發展實際。 ????大安市舍力鎮新華村農民佟立豐說,過去村里也有村民代表大會,也有村民理財小組,但難以真正發揮作用。“如今涉及大額資金,按照六步工作法,村民代表大會是審核通過的重要一層,通不過,事情就做不了,而過去就是村干部說了算。”他說:“小額資金的聯簽會審制度,必須有村民理財小組蓋章才生效,而過去就是村干部少數人說了算。” ????構建農村和諧發展的新局面 ????“干群關系改善了,上訪、告狀少了,基層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搞經濟上,全市經濟發展出現新氣象。”王成勝說。200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1%,其中縣域經濟總量占80.8%;糧食總產量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23.4%;全市農村信訪量同比下降28.1%。2008年,白城市被中紀委評為全國優秀農村黨風廉政建設聯系點。 ????鎮賚縣建平鄉多年來由于村級財物管理不規范、不公開,各類資源承發包管理混亂,農民上訪告狀不斷,甚至發生過大規模的群體上訪事件,干部有怨言,群眾有怨氣,干群關系一度劍拔弩張。 ????這個鄉黨委書記殷貴說,自實行“民主定事、制度理財、群眾評官”工作以來,各村的“三資”管理全部規范了,群眾反映村干部的信訪問題大幅下降,從原來的每年20余件下降為零,群眾對村干部信任了,干群關系融洽了,鄉村干部有時間、有精力抓經濟了。他說:“2009年上半年,鄉里共引進米業加工、養殖等大項目3個,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0萬元。”(記者 王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