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網戀,有人避而遠之,唯恐不小心掉進網戀的陷阱讓自己受到傷害;也有人覺得無所謂,認為如果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在網上來場精神戀愛也不錯。網戀的魅力在于網絡的虛幻,然而,網戀的危害也恰恰在于其虛幻。真偽難辨、魚龍混雜的網戀引發的刑事案件不斷上升,從盜竊、搶劫、詐騙、強奸到殺人等不一而足。眾多的真實案例也在提醒人們,享受愛情甜蜜的同時,還要警惕“網戀”之禍。 ????網戀“白馬王子”落得人財兩 ????網上交友一定要謹慎,就算見了面,“人心隔肚皮”,短時間內很難真正了解對方。濟南女子王某就吃了“網戀”的大虧,和網友的一段情,讓她被騙、盜現金共兩萬元。 ????2009年2月,離婚的王某通過網絡聊天認識了夏津縣的張某。已婚的張某謊稱自己單身,通過網絡聊天,兩人相識并熟絡起來。 ????正趕上2月14日西方情人節,張某來到濟南,開始和王某同居了。2月18日,因為已經取得王某信任,張某展開了自己的“發財”計劃。他謊稱自己要出版圖書但是缺少資金,還信誓旦旦地說掙錢后要幫王某還房貸。一番甜言蜜語加利誘,昏了頭的王某從銀行提取現金1.8萬元給了張某。當天下午,張某趁王某外出買菜,盜竊王某現金2000元后返回夏津縣。 ????2月19日,受害人王某報案,濟南公安人員根據線索在夏津縣一網吧將張某抓獲。 ????女大學生網戀“富家子弟”同居后發現其是農民工 ????2007年3月初,濟南某高校女大學生李某在網上結識了自稱富家子弟的仇某,網聊幾日就“戀”上了。 ????3月中旬,兩人約定在濟南高新開發區某賓館見面。見面后,李某覺得仇某不僅人帥,而且出手大方,與網聊中得知的“富家子弟”很相符,她很高興。兩人當天晚上便在賓館包房同住,并發生了性關系,隨后開始一起租房過起了同居生活。 ????外出打工的仇某哪有奢侈的資本?一星期便把從家帶的幾千塊錢花得干干凈凈,然后變著法地向李某借錢。每次借錢仇某都說父母外出,回來后立馬寄幾萬塊錢來。過了近兩個月,李某不但沒收到仇某父母的一分錢,反而倒貼了兩千多元錢,便開始懷疑仇某身份。秘密打探之后李某得知,仇某并非富家子弟,只是個初中畢業后四處打工的農家子弟,深感上當受騙,一個電話便結束了戀愛關系。 ????仇某可不愿意這么干脆就結束,回菏澤老家找了同村的孫某和張某當幫手,2007年11月初,三人竄至濟南密謀綁架李某。 ????三人做了分工,仇某負責誘騙李某到賓館,孫某、張某負責購買作案工具。三天后,經不住仇某甜言蜜語的李某如約來到賓館。孫、張二人攜帶作案工具匕首、膠帶、照相機和手電筒來到作案房間,將驚魂未定的李某扒光衣服捆綁在床上。拍完裸照,孫某又在仇某的示意下,強奸了李某。 ????仇某接著又給李某的母親發短信勒索,要價30萬。發現女兒真的被綁架了,李某的母親便直接報了警。公安機關接警后,于2007年11月底,分別將仇某、孫某、張某抓獲。 ????網戀中為何總有人被騙?感情騙子善于揣摩心理 ????網上的人許多都戴著面具,在網絡上你喜歡的他,現實中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個人。所以網上產生的情感不完全,網上戀愛回到現實中是很少有成功的例子的,網友見面后,其結果往往是可悲的。 ????記者從多位曾經審理網戀引發案件的法官處了解到,網絡上的感情騙子往往是針對性地攻心,他們了解對方的心理活動。只要對癥下藥,無論什么身份和文化結構的人都有可能被擊中。 ????要避免和減少網戀被騙,關鍵是不能輕信網絡上的信息。追求愛情和尋找伴侶也有很多的途徑,例如參與一些協會和各種社會組織的活動,也可以參加一些正規健康的婚介活動,擴大自己的交際圈。 ????要避免在戀愛中摔跤,如果自己把握不牢,可以多與親友交流,在選擇對象的過程中多聽取關心自己的人的參考意見;經常給自己降溫,盡量使自己在理性的思維中來認清對方,用理性的行為來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