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一公職人員回文昌老家挖魚塘引非議 ????在文昌市潭牛鎮企堆村委會美孝鄺村,村民們因為一口200平方米的魚塘而引發熱議。村民熱議的焦點是該200平方米魚塘的用途和挖魚塘人的身份。村民反映,挖魚塘者身為海口某單位的公職人員,卻毀壞他人良田,分3次挖成一個“官位風水坑”;該公職人員對村民的說法予以否認,他稱自己挖魚塘養魚是為了周末回老家能釣魚休閑,挖魚塘的土地是集體荒地。據悉,省公安廳已派員調查此事。 ????一公職人員 被村民指占地挖“官位風水坑” ????“這地本來是我80多歲老母親的口糧田,他卻在上面挖了口‘官位風水坑’。”近日,潭牛鎮企堆村委會美孝鄺村村民楊召明向本報反映稱。昨天上午,記者就此前往美孝鄺村采訪。楊召明稱,2005年上半年,在海口工作的同村人楊某回到老家,動用了一臺挖掘機在村西邊一塊農田上開始挖魚塘。“他挖魚塘的真正用意不是養魚,而是為了自家的風水,也就是我們農村說的‘官位風水坑’。”楊召明說,“這口‘官位風水坑’從2005年至今,先后挖了3次才挖成現在的樣子。” ????“魚塘占用的地是我80歲高齡老母親的水田,面積為0.8畝。”楊召明說,在楊某第一次挖魚塘的時候,他們家的地還種有花生,“我家這塊地是水稻和花生輪種的。”楊召明向記者出示了文昌市政府在2003年為村民周玉蘭(楊召明母親)發放的一本《農民負擔手冊》。在這本手冊上,顯示這塊農田的面積為0.8畝,以及應繳的農業稅等。 ????楊召明表示,楊某身為國家公職人員,占用別人的土地挖“官位風水坑”,有些不應該。 ????當事村民稱 “省公安廳曾派人調查過此事” ????在楊召明的引路下,記者來到了這口被稱作為“官位風水坑”的魚塘。記者在現場見到,這是一口長方形的魚塘,魚塘里已經積滿了水。在靠近村民房屋一邊的塘基上,種有香蕉、椰子樹等;而在其他3面塘基上,長滿了雜草。鄰近該魚塘的土地上有村民種植的香蕉、椰子以及其他農作物。在該魚塘的不遠處,有一口水井。楊召明說,挖這口魚塘的楊某,其老家的房子就在魚塘的后邊不遠處。 ????在走訪該魚塘的同時,記者也就此采訪了部分“看熱鬧”的村民。問及該魚塘的有關情況,受訪村民開始不愿意談及太多,后來證實該魚塘就是在海口工作的楊某請人所挖。“村民們都說挖的是‘官位風水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說。記者隨后在該村又采訪了部分村民,有人證實了“官位風水坑”的說法,但也有村民不愿發表意見。 ????楊召明稱,他家因為該“官位風水坑”一事,曾向省公安廳有關部門進行了反映,要求督促楊某恢復農田原狀,以便他家繼續耕種。“前不久,省公安廳曾派人來調查過此事。”楊召明說。 ???當事人辯稱 挖魚塘為了周末釣魚 土地是集體的高坡地 ????昨天上午,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楊某。對于“官位風水坑”的說法,楊某予以否認。楊某說,這口200平方米的魚塘確實是他請人挖的,但并不是村民所說的那樣。“我在老家挖這個魚塘,是為了方便自己回村時釣魚休閑。”楊某說,“現在城里的孩子對農村了解太少,周六、周日可以帶著孩子回老家玩玩。”楊某還表示,至于村民所說的“官位風水坑”,他認為那只是村民的說法。楊某表示,省公安廳因為此事,不久前曾經派人到村里調查過。 ????楊某稱,他挖魚塘的地不是水田,是高坡地,也就是灌木地或荒地,同時是一塊集體地。不過楊某后來也向記者表示,在挖魚塘前后,他曾經給楊召明母親3次錢,最多一次200元。對于楊召明提供的《農民負擔手冊》,楊某表示“那是以前的,已經過期了。”楊召明對于楊某給其母親錢的事情予以否認,他說楊某沒有給過他母親錢。(海南特區報 記者 陳標志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