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長沙10月21日電(記者鄭光魁)“有些干部的行為舉止,不僅脫離了官德的水準,而且連做人的道德底線也屢屢突破,與新時期官德修養的要求相距較大。”10月21日,參加第二屆中華廉潔文化論壇的湖南省長沙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袁觀清在接受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采訪時作上述表態。他認為,極少數領導干部的道德水平的嚴重下滑,導致了自身腐敗。他分析了官員道德缺失的五方面原因,提出要建設符合領導 ????袁觀清在分析當前官德的缺失及其成因時說,當前,由于市場經濟秩序尚未規范、各種法律和體制有待健全、管理配套措施也沒跟上,新舊價值觀點、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分配方式等發生激烈碰撞,道德建設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和震蕩,適應新時期要求的領導干部道德規范也一時尚未形成。 ????縱觀近期所查處的一些貪腐大案,袁觀清歸納它們有四大特征。一是“以權謀私”。有的官員用權為私,是非顛倒、黑白不分,不顧廉恥,失德違規,最終陷入犯罪的泥潭。特別是一些案件涉案資金巨大,違紀違法情節嚴重。二是“弄虛作假”。一些官員為了升遷,大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專干“顯山露水”、“表面風光”的事,對百姓疾苦、群眾困難漠不關心;有的官員為了名利雙收,臺上一套、臺下一套,當面一套、背后一套。三是“作風霸道”。以掌權者自居,官氣熏天,唯我獨尊,使人望而生畏;辦事主觀武斷,既不依靠集體領導,更不依靠廣大群眾,常常是我行我素。四是“腐化墮落”。沉醉于吃喝玩樂,趣味低下。 ????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紀檢戰線的老兵,袁觀清認為,當前官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與自身素質有關,又與一定的體制結構緊密相連;既有現實的原因,又有歷史的傳承。一是有些官員自身修養不夠,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利益觀、價值觀,作風不正,并直接影響整個社會官德建設,對清廉官員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二是市場經濟利益化原則,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拜金主義、金錢至上等觀念影響人們的思想,許多官員也受到這些思想的影響。三是受封建思想不良影響較深。突出表現在“官本位”意識比較嚴重,我國公民的現代公民意識不夠高,臣民意識殘余比較多,官德修養缺乏堅實的輿論基礎。四是體制不完善,行政倫理滯后。我國傳統社會中重人治,而輕法治,缺乏完備的制度設計,我國官員在運用權利的時候,更多的是靠道德良心制約自己的行為,缺少嚴格的制度規范人們的行為,在金錢、權利、美色等各種誘惑下,某些官員的道德失范就從可能變成了現實。五是官員道德評價機制不完善。我們現在的官德評價機制不完善,在某些地方,那些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而對工作又兢兢業業的官員得不到重用,反而受到冷落,被“邊緣化”。相反,那些曲意奉承而政績平平的人卻能夠飛黃騰達,這種情況存在不僅不能發揮官德評價機制應有的正面作用,反而會鼓勵不道德行為的存在和蔓延。 ????袁觀清說,在新體制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利益沖突明顯,單純依靠非強制性的道德約束已經遠遠不夠。必須建立一個適應時代特點,以及符合領導干部特殊身份的道德建設機制。建立健全領導干部道德評價與獎懲機制。把道德品質作為一項領導干部任職、升降的必要條件,并建立領導干部道德品質考察、考核的具體制度。把道德風尚作為考核干部政績的重要指標。建立健全領導干部道德監督機制。對領導干部道德修養的監督,應把握好三個環節:把握好入口關,大力推進干部選拔工作的民主化、科學化和制度化,把道德腐化的人拒之門外;把握好管理關,對權力運行進行監督,建立健全政務公開制度、干部回避制度、干部交流制度、干部家庭財產申報制度和干部重大私務報告制度等,防止干部濫用權力,以權謀私,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要把握好出口關,建立健全獎懲制度、辭職制度、舉報制度和退休制度等,對已成事實的濫用權力現象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補救和矯正。同時,建立領導干部利益保障機制,能讓一些嚴于律己、公正廉潔的道德踐行者在實際利益上有所缺損。不僅從觀念上,而且從實際利益上,給領導干部正確的道德行為以應有的肯定,促進領導干部自覺約束言行,踐行道德規范。 |
上一篇:廣西貴港開設廉政教育網上課堂
下一篇:湖南省預防腐敗局即將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