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哪些原因讓單位剃頭挑子一頭熱? 看來出現民工荒的不僅是沿海地區,即使傳統的勞務輸出大省四川,眼下在招工也是困難重重,只剩下招工單位剃頭挑子一頭熱?;叵肽瓿酰芏噢r民工還因為金融危機影響不得不提前返鄉,總數一度高達2000多萬,很多人當時都還為自己失去工作發愁。怎么十個月不到,現在卻變成了有工作沒人干了?我們的記者在四川的兩大民工輸出地金堂縣和安岳縣展開了調查。 記者:“這里是金堂縣的一家皮鞋加工廠,在大門口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招聘牌,我們算了一下需要工人一共是100人,而且待遇還不錯,包食宿,看來用工需求量還很大?!?/p> 這家位于金堂開發區的皮鞋廠為了招工,甚至將一座6層樓高的外墻都刷成了招聘廣告,廠長寇孝永告訴記者,他們廠房的設備已經全部到齊,但由于缺人,現在訂單任務都完不了。他們這里的員工大部分都是沿海打工返鄉人員,由于是熟練工,因此上手快,寇廠長希望更多的在沿海打工的老鄉都回來在家門口工作。 艾民兒鞋業金堂分廠廠長寇孝永:“其實我們也是非常希望他們能夠回來,那么主要是現在,比如說通過我們現在人員他們工資績效的提高,就是說勞動福利了這方面的一些,包括我們的一些各方面福利的一些改善,然后通過我們現有回來的這部分人員和現有的一些員工,這些口碑宣傳嘛,然后也希望在,那么希望能夠爭取他們回來。” 記者看到,這個廠的環境很不錯,還配置了幾臺大空調。剛從東莞回來的打工妹晉良萍告訴記者,這里一個月也能掙一千四五,各方面的待遇都和東莞打工差不多,而且還離家近?,F在好多在沿海的鄉親都想回家來打工。 艾民兒鞋業金堂分廠晉良萍:“現在他們又想回來了,我建議他們回來,我說現在外面大量招工,你們回來在自己廠上,家里都可以照顧一下的,他們就說的等幾天他們就都回來?!?/p> 去年9月份金融危機爆發,四川返鄉民工近400萬人,2008年10月到12月,金堂縣返鄉的客流量就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30%以上。究竟是哪些原因,讓這些農民工回到家就不愿意再出來了呢?我們又來到了素有金堂縣打工第一鎮之稱的竹篙鎮。 記者:“這里是有打工第一鎮之稱的金堂縣竹篙鎮,這里曾經有大量村民外出務工,我們在新修的樓房后面,發現了這樣一個鞋材加工廠,這個加工廠里有300人在工作?!?/p> 在一個老舊的大房子里,300多個員工在熟練地操縱機器加工運動鞋鞋面,機器轟鳴,熱火朝天。廠長告訴記者,她在東莞打工18年,去年回村里創辦了這個企業,以前在東莞鞋廠打工的返鄉農民工就很快重新上崗了,而且根本不愁招不到人。 金堂永達鞋材加工廠總經理張禮貞:“他們跑那么遠去的話,他想家里面小孩子沒人照顧,老人沒人照顧,差不多他們現在就在這里做,所以一般我們沒有什么流動性的,基本上做的人比較穩定,因為他們每天都可以回家,甚至他們有的上午,中午就可以回去吃飯,下午回去吃飯,這樣的。” 記者:“像他們過來在你們這打工的話,你們覺得招聘,招員工的話困不困難?” 張禮貞:“沒困難,我們都沒有寫過招聘出去,他們都主動過來找工作,過來找?!?/p> 記者看到,由于工廠就開在村子里,家里孩子有事情很容易就來這里找自己媽媽。 記者:“他來找你干嘛?” 工人:“要錢買糖?!?/p> 記者查看了這些在家門口上班的工人的工資,平均工資都能拿到1500左右,個別能拿到2000元。記者帶著天津的人事經理吉宏凱來到竹篙鎮鎮政府,想請鎮干部能不能幫助組織一些農民工。鎮干部告訴我們,他們全鎮1萬多人外出務工,基本都已經找到了工作,今年有近千人在鄉鎮上的企業就近工作。再看見招聘啟示里工資只有2000元左右,這樣的工資水平已經沒有人愿意去那么遠的地方打工了。 金堂縣竹篙鎮鎮干部夏逢利:“工資的吸引力不大,因為現在我們竹蒿在外打工這么多年,有好多人已經思想上和意識上在外漂泊,畢竟是暫時的,哪怕他掙再多的錢,家里面娃娃沒照看好,老人沒照看好,萬一太遠的話,萬一發生一個得病了,等于你掙十萬、二十萬,還是等于零。” 聽完鎮干部的介紹,吉宏凱很失望。 吉宏凱:“我感覺還是有點失望,有點失望?!?/p> 記者:“失望,為什么失望呢?” 吉宏凱:“今年不是很多人都返鄉回來,我覺得應該是說今年的情況比較富于,但是現在看來的話人很少。” 金堂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玉明告訴記者,隨著當地企業的發展和基礎建設的動工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去年6萬農民工返鄉后,只有5萬人再出去打工。 金堂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玉明:“在我們本縣就業的大概有1萬名吧,8、9千。” 上百萬農民工去哪里了? 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對這些農民工來說,只要老家的工作好找、工資不低,他們當然不愿意舍近求遠,漂泊在外。不過,對于四川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也吸納了大量的民工,一起來看。 記者在成都的一塊工地碰到了一個在這里拉磚頭的民工。 記者:“你現在一個月的工資能拿到多少?” 建筑民工:“60塊錢一天,一個月拿到一千七、八?!?/p> 記者:“60塊錢一天,這個工資水平算什么樣的工資標準?” 建筑民工:“像小工是最低的工資了。” 而建筑工地上的技術工的工資則更高。一個負責砌墻的技工告訴記者,他們的月收入一般都在5000左右。 記者:“你們這樣一般的技術工人的話,在工地一天能拿到多少錢?” 建筑工地技工:“這個分好做不好做,好做的有些三百多,兩百多,有一百多的,一般就是三百多?!?/p> 記者:“三百塊錢一天?” 建筑工地技工:“一天。” 記者:“一天三百塊錢,但是一個月收入?” 建筑工地技工:“但是一個月下來只有五千塊錢,你有時候要下雨,我要停點電,一般做20來天。” 而且一些原來在沿海制造業打工的人員也回來從事建筑業。 記者:“像你在這開電梯的話,一個月拿到多少錢?” 四川思博機械公司員工:“一千七、八?!?/p> 記者:“你以前在外面打過工嗎?” 四川思博機械公司員工:“在,在海南打過工,海南也去過,廣東也去過?!?/p> 工地項目經理余國平告訴記者,很多災后重建項目為了趕工期,缺人手,都是重金請農民工。 工地項目經理余國平:“就是一般的普通的小工,小工能夠達到接近一百塊一天?!?/p> 記者:“就一個月加起來算起來的話,一般人能拿到?” 余國平:“對,一般人都是兩三千塊錢沒有問題的。” 記者:“如果有點技術的?” 余國平:“有點技術的,一般情況下都是四、五千的。” 四川因金融危機返鄉的民工達400萬人,但是災后重建吸納的人數只有140萬人,在金堂縣的調查顯示,返鄉農民工中只有不到20%留在了當地務工,那么還有上百萬農民工去了哪里呢?安岳是四川最大的民工輸出縣,這里也是四川民工輸出的風向標??匆豢从浾咴诎苍赖恼{查。 記者在安岳縣岳新鄉調查發現,很多村民外出務工,已經不去沿海地區了,而且現在在西部省份打工的收入也不少。 記者:“你兒子在哪兒打工?” 村民:“西藏?!?/p> 記者:“一個月掙多少錢?” 民工:“兩三千吧。” 記者:“你兒子去哪兒打工了?” 民工:“內蒙古。” 記者:“一個月掙多少錢?” 民工:“三千吧?!?/p> 記者:“你們村去內蒙有多少?” 民工:“5、6個吧。” 目前,安岳縣已經有數百個外出農民工回鄉發展農業產業化,帶動上千人就業,而資陽更是發放了2000萬貸款幫助返鄉農民工創業。這樣就地安置農民工6.1萬。此外農民工流向在這兩年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前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民工只占到了總數的30%,而一半以上都在西部和華北務工,主要從事建筑業。 安岳縣常務副縣長薛紅:“我們珠海這個地方大概是十幾萬人,十多萬人多一點,然后同比減少了,比去年同期就減少了兩萬人?!?/p> 記者:“像我們四川的民工去東部沿海的地區打工的人數在逐漸降低?” 薛紅:“對,因為有更多的渠道,更多的途徑吧?!?/p> 如果災后重建結束后,140萬勞動力釋放出來,會不會緩解東部沿海地區的用工荒問題呢。成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張小江認為,這部分人肯定會首先填補成都的用工缺口。 成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張小江:“成都的產業發展是持續的,就產業發展的需求對勞動力需求會持續的增長,包括我們長三角的產業向成都轉移,特別是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的轉移,在成都是蓬勃發展,對勞動力需求比較大?!?/p> 在四川省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冷榮忠給記者拿出了一份今年7月呈報給國務院的農民工就業情況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從務工區域看,四川省內和“三北”地區成為返鄉農民工再就業的首選目的地,受調查的8個市東南沿海務工人數350萬人,同比減少19%。而農民工收入也出現在沿海一帶減少,在內地省份增加;在外向型企業減少,在內需型企業增加的特征。同時呈現出制造業收入下降,建筑工收入增加的趨勢。報告綜合分析,原來從業于“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外向型企業的農民工目前轉行于建筑業和第三產業已經是擇業的主要趨勢。冷榮忠認為,這實際上是農民工在用腳“投票” 四川省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冷榮忠:“如果是金融危機期間,或者是在以前務工的時候,農民工在那務工,收入不錯,生活也很好,各方面的權益都有保障,金融危機發生也不把他們當成包袱來甩,他們也不會這樣,也不會這樣,我想大多數不會這樣?!?/p> 記者:“他可以選擇更好的?” 冷榮忠:“你這是這樣,也許我可以到另外的地方試一試吧,也許要好一點吧?!?/p> 半小時觀察:勞力不再廉價 調結構成必然 農民工流向是我們觀察中國經濟動向的一個窗口。看了剛才節目里所展示的這些變化,我想最應該警醒的恰恰是那些面臨招工難的沿海地區,無論外需萎縮的國際市場,緊張的國內勞動力環境,還是我們日益強調的生態資源環境,都在壓縮簡單加工制造業的空間。盡管過去二十多年里,不少沿海地區靠加工制造業賺到了第一桶金,但從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趨向看,繼續一條路走到黑只會越走越窄。如果這些地方不能頂住出口下滑的壓力,真正把產業結構由低轉高,擺脫對內地廉價勞動力的嚴重依賴,未來將用腳投票的就不止是農民工了。 就像民工潮的來臨是市場推動的一樣,民工潮的退去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無論潮起潮落,政府和企業都應該敏銳地把握其中的動向,對經濟發展、產業模式做出提早規劃,不要被晾在了沙灘上。(主編 孟慶海 記者 周羿翔 攝像 白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