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決定今年專項治理機關事業單位小金庫。中央紀委近日印發了 《設立“小金庫”和使用“小金庫”款項違紀行為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設立“小金庫”和使用“小金庫”款項違紀行為的處理依據作了明確規定。(8月23日新華社) ????這次對“小金庫”的嚴查有兩個特色:一個是嚴格區分和明確了小金庫問題的處分依據和政策界限;一個是社會監督的方式獲取空前拓展,在群眾舉報的汪洋大海中,小金庫瞞天過海的幾率將大幅降低。 ????從上世紀80年代算起,“小金庫”遭遇了多達十幾次的整治,卻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大概是因為大多數人聞起來臭烘烘、極少數人吃起來香噴噴的“臭豆腐”原理作祟,很多公權部門、事業單位真的嘗盡了“小金庫”的甜頭,欲罷不能、吃得上癮,所以打擦邊球、鉆空子、和稀泥,千方百計地把公帑放進集體或私人的“小金庫”。 ????除了“臭豆腐”原理外,“小金庫”長生不老的另一個原因常常是查處不力,尤其是在中國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時代,小金庫常常在財政會計紀律、行政規章的刀刃上跳舞,即使暴露也不過是個紀律或行政處分,這樣的低成本顯然讓那些吃慣了小金庫的公仆們偷著樂、狠著干。而查處不力的重要原因是對 “私設小金庫”性質的認定差異。 ????很多“私設小金庫”行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違反財會紀律,它的背后隱藏著很多罄竹難書的腐敗,堪稱是諸多腐敗最大的一張溫床。 ????這些年,國家審計署每年都要有選擇、有重點地對各種公權部門、機關單位進行審計,審計結果所揭露的違規資金數額令人咋舌 ????此次中紀委印發的《解釋》就從側面證明了“小金庫”與“三公”等之間的曖昧關系——— 明確了設立 “小金庫”和使用“小金庫”款項吃喝玩樂、揮霍浪費,新建、改建、擴建、裝修辦公樓或者培訓中心等行為的處分依據。查究近年來被媒體曝光的各類“三公腐敗”案例,里面往往都影影綽綽有 “小金庫”的影子,尤其是一些權力部門的腐敗案件里,更是與“小金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以海南省今年5月披露的幾起腐敗案為例,無論是萬寧市交通征稽所的貪污案,還是海口市城管支隊第四大隊的單位受賄案,都與單位“小金庫”有著直接聯系。 ????所以說“小金庫”是諸多腐敗最大的一張溫床毫不為過。因此,在黨紀政紀的處置之外,也要加快完善法律懲治“小金庫腐敗”的步伐,加快完善財政透明等改革步伐,加大人大等對政府財政預算、實際支出的監督力度。這張豢養腐敗的床已經夠大了,大得國家、社會和公眾難以承受其害,必須從根本上遏制它、斫伐它、消滅它。 |
上一篇:治理小金庫關鍵打破集體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