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活科學》網站報道,美國心理學家近日表示,同性戀人士不應該被鼓勵通過醫學手段來改變他們的性取向,因為研究表明一些人宣稱有效的療法其實都不可行。心理學家建議同性戀人士的父母或監護人等可以通過精神撫慰、社會支持和教育指導“來提供關于性取向和性別的正確知識,加大家庭和學校的支持力度,減少對性少數民族青年(sexual minority youth)的排斥?!?/p> ????個體對特定性別的對象, ????事實上,幾乎所有研究人員都無法斷定同性戀是否與基因或遺傳有關。但是,許多人認為這是先天本性和后天教育共同影響的結果。當然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同性戀與基因有關。研究工作組認真研究了自1960年到2007年間全球83篇關于“性取向改變努力”(SOCE)主題的研究成果以及最近關于性取向心理學的理論成果。根據這些觀點,該工作組由此提出決議并建議,心理健康職業者應盡量不要誤傳“性取向改變努力”(SOCE)的效果,不要讓患者對性取向改變形成誤解。 ????實際上,在過去的100多年中,很多科學家曾試圖通過實驗改變同性戀動物和同性戀者的性取向。這些方法包括睪丸切除、睪丸植入、性激素注射、休克療法、腦外科手術、心理分析、厭惡療法等等生物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治療方法。但是這些形形色色的治療手段至今卻沒有一項方法能夠取得好的治療效果,有的甚至對人的身體和心理造成嚴重的損害。以至于目前科學界普遍反對進行性取向的嘗試和改變同性戀者的治療。(林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