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坊混合了傳統、現代、時尚、家常,不過出來的氣質倒挺迷人。 2.窄窄的小巷滿布著咖啡館、餐廳和外國人。3.Jam Art Space自主畫室來過一次就會愛上它。 上海 田子坊 老弄堂變出國際范兒 田子坊位于上海泰康路,是最早的創意產業地。十幾年前,陳逸飛就在這里建立了工作室,不過很多上海人并不愿意泡在這里,人多和價高使得這里更像個旅游區,只有游客和老外才會樂此不疲。其實不管上海人認不認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里就是當代上海生活的縮影。 歷史 泰康路原本是打浦橋地區的一條小街,1999年隨著畫家陳逸飛、爾冬強等一批藝術家地進駐使原來默默無聞的小街吹起了藝術之風。田子坊指的是泰康路210弄,精華是廠房改造以及和居民雜居狀態。 印象 忽然闖入夢幻小鎮 進入田子坊天已經黑了,下過雨的路面由于施工很泥濘,很多店已經關門。大約走了200米,一條小岔路出現了,于是轉彎,沒想到就像無意闖入了夢幻小鎮,一個四合院出現了,巨大的陽傘遮蔽了天空,各種膚色的人坐在沙發上,就著涼爽的夜風,晚餐、聊天、喝酒,游客對于他們來說就像是空氣,這是一個名叫“公社”的酒吧夜場。正在疑惑沒有去路,發現旁邊的首飾店有個通道,穿出去后更分不清身在 何處了——窄窄的街道擺滿了鐵藝桌椅,金發碧眼占了8成,仿佛到了歐洲。后來查地圖,這里是天成里248弄,不到200米的一條街,竟然有十幾家餐館,其中很多是外國人開的,怪不得味道拿捏得剛剛好。 精致小巧的上海情調 田子坊只是泰康路210弄,不過現在面積擴充到了3倍,最有特色的還是210弄和248弄,店鋪的室內設計都像是在“螺絲殼里做道場”,老上海感覺更強烈。第二次去田子坊天正下著雨,雨讓它的氣質更陰柔。在210弄10號找了一家叫Cupcake&Chocobar的咖啡館小坐,坐在院子里,品一壺清茶,一抬頭能看到窄窄的天空。 文藝氣質正在發芽 田子坊老上海的東西并不多,幾十家餐廳找不到一家上海本幫菜館和小吃店,賣上海老物件的只有入口處的上海2002和金粉世家、石怡集等。田子坊的服裝店還是比較文藝的,無論是嫵WOO、生LAVIE、黑色調JAOOH、In Sh還是走定制路線的姜茶,都是飄逸的純白感覺。占了田子坊三分之一的畫廊都集中在5號樓里,和M50一樣,畫廊走的都是商業路線。真正的創意店在這里并不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賣環保產品的紐子,不過設計師的店卻很多。 心水店 Jam Art Space 它是全國首家自助畫室,坐落在一個小小的樓內,即使沒有受過訓練,好用的丙烯顏料+專業老師的指導也能讓你畫出來。價格:按照尺寸大小200~400元 地址:田子坊248弄31號后門 名易堂JIP 設計師來自丹麥,店里專賣男性用品,很有個性。 價格:銀飾220~700元 地址:田子坊210弄51號 壹捌食堂 只賣意大利面和酒水的小館,門庭若市。一間店面的背景是圓拱形的老墻,非常古雅,店主說是個紅酒吧。 價格:人均50元左右 地址:建國中路155弄36號 Link Hari Rabu東南亞精品店 名字意思是星期三,專賣東南亞家什、服裝、飾品、精油等。 JINDOU108000 主要賣T恤、皮包和生活雜貨。 金粉世家 被稱為手工好、價格公道的手工定制旗袍的首選店。 紐子 紐西蘭的原創品牌,產品有藝術品、葡萄酒、燈具、書籍等。 1.南鑼里的酒吧多是由四合院改建而成。2.紅色系的布藝掛件很有老北京感覺。 北京 南鑼鼓巷 老胡同兒改唱文藝腔 繼三里屯和后海之后,可以說,南鑼鼓巷已發展為毫無爭議的京城最熱門酒吧區。同前輩酒吧區相比,南鑼鼓巷的崛起速度更快,姿態也十分脫俗。這里沒有沿街攬客、鶯歌燕舞,多的是尋靜而來的人們。這些人臉上多多少少、真真假假都掛著點文藝相兒——沒錯,“文藝”,就是南鑼鼓巷出鏡率最高的關鍵詞。 歷史 這條老胡同為元大都時期形成,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長約1000米,兩側完好地保存了元代對稱分布的16條胡同格局。歷史上孫中山、文天祥、末代皇后婉容等名人曾在此居住與活動,古韻濃郁。近年,這里發展為酒吧街,巷中有酒吧餐廳40余家,特色服裝店精品店20余家,每到夜晚過客如織。 印象 偶遇市井老北京 逛南鑼可選擇兩個起點,分別在平安大街和鼓樓東大街上。個人更推薦后者,因為鼓樓東大街保存了不少老北京風貌,視覺及情緒上會更加連貫。另外,南鑼北口還可見到尚存的老四合院,天氣好時有大爺大媽坐在自家院門口瞇著眼睛曬太陽,面對朝著他們拍照的游客視而不見。在他們身后的院門上貼著“游人免進”字樣。無疑,我們成了他們平靜生活的打擾者。 文藝復興 絕非偶然 下午和夜晚的南鑼鼓巷是截然不同的氣質,一個安靜,一個熱鬧。在這里你可以獨自看書喝咖啡,逛服裝雜貨小店;也可以找家餐廳吃一頓,飯后去酒吧打牌殺人;或者只是在街上漫無目的地邊走邊看,看胡同兩側店鋪的個性裝飾,看打扮入時的男女小青年熙來攘往。 文藝,又絕對主流,是南鑼鼓巷突出的特色。當下時興的烤魚、烤翅、韓餐、私家菜在這里都吃得到,還有“與食巨近”“過客”“天下”等頗具特色的餐廳,可謂雅俗供嘗。當然,南鑼的招牌還是這里的酒吧,“這里”“三棵樹”“單眼皮”“沙漏”等都是人氣較旺的。當三里屯和后海的酒吧都流于艷俗,南鑼的安靜就成為了吸引人的主要特色,更可愛的是其中還不乏些小情調,比如懷舊的木桌椅、老式電扇、書籍唱片、墻上的相框,這樣的細節往往特別討懷舊者的歡心。 心水店 過客酒吧南鑼鼓巷最早的酒吧,小院內花木蔥蘢,綠樹成蔭,其老板是驢友圈內小有名氣的背包客,他設計的過客T-Shirt和文化海報也很有名。這里也常舉辦各種討論會和幻燈看片會。 Link “創可貼8”創意T恤店店主是個英國小伙子,經他設計的T恤上印的都是很富北京特色的圖案,此外,店里陳列的老式搪瓷缸子、搪瓷臉盆、老式座鐘等老物件也十分搶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