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舊報全文檢索    版式檢索 新聞中心> 專題> 綜合類 > 正文

沿黃城市帶將成"黃河金岸 塞上明珠"

1
青島新聞網 2009-07-09 00:48:45 寧夏新聞網 現有新聞評論      新聞報料

????沿黃城市帶(群)目標定位:

????·打造成為“黃河金岸,塞上明珠”——具有寧夏特色的精品城市帶;

????·寧夏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西北地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示范基地,西部大開發新的戰略支點;

????·全國十大新天府,中國面向穆斯林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寧夏新聞網訊  四月的塞上大地,山花爛漫,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里,一卷藍圖舒展了母親河千年的眉頭。20

09年4月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隆重召開沿黃河城市帶(群)建設啟動大會,全面拉開了發展沿黃城市經濟的序幕,這標志著寧夏沿黃城市帶(群)建設這一大手筆從“規劃藍圖”走進“加工車間”,正式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寧夏沿黃城市帶發展戰略示意圖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加快城市群和經濟圈建設,培育新的增長極。古往今來,世界主要城市群都是依靠大江、大河、大海而建設、而興旺、而發展。有水就有靈氣,就有生機,就有活力。建設跨區域的城市群是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黃河自甘肅出山入川,進入寧夏,流經397公里。俗話說,天下黃河富寧夏,寧夏唯黃河而存在,依黃河而發展,靠黃河而興盛。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確定了向黃河靠攏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2008年,寧夏進入了城市化加速發展時期,全區城市化率達到45.5%,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凸顯。目前,寧夏沿黃河分布的銀川、石嘴山、吳忠、中衛、平羅、青銅峽、靈武、賀蘭、永寧、中寧10個城市以43%的國土面積,集中了寧夏全區57%的人口、80%的城鎮、90%的城鎮人口,創造了寧夏90%以上的GDP和財政收入,已初具城市帶雛形。今后,寧夏將全面推進這一地帶的城市化進程,著力打造生命保障線、搶險交通線、經濟命脈線、特色城市線、生態景觀線和文化展示線。加快公交互通、金融同城、電訊同區、電力同網、信息共享步伐,形成以首府銀川市為中心的“一小時經濟圈”,以石嘴山市、中衛市、吳忠市三個沿黃地級市為次中心的“半小時通勤圈”,促進中部干旱地區和南部山區10個縣(區)的人口向沿黃地區聚攏。

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王正偉在沿黃城市帶(群)建設啟動大會上講話

 

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王正偉指出,建設寧夏沿黃城市帶(群)、打造“黃河金岸” 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一張藍圖管到底”、“沿黃城市一盤棋”,實現“六個一體化”。一張藍圖管到底,就是要以打造黃河金岸為目標,以規劃為龍頭,以水系為主線,堅持點軸發展、線面結合,認真落實《寧夏沿黃城市帶(群)總體發展規劃》,突出新特色、塑造新形象;沿黃城市一盤棋,就是自治區各部門、沿黃10個城市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心想一家,勁使一處,形成沿黃城市同步協調發展的整體合力;實現六個一體化,就是要通過同城化發展,實現沿黃城市規劃編制、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區域市場、生態建設和市政服務“六個一體化”,以“黃河金岸”帶動寧夏全區跨越發展。目標是:將沿黃城市帶(群)打造成為“黃河金岸,塞上明珠”——具有寧夏特色的精品城市帶;寧夏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西北地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示范基地,西部大開發新的戰略支點;全國十大新天府,中國面向穆斯林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項目的建成對提升寧夏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優化國家城市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王正偉要求區直各部門和沿黃各城市打破體制障礙,催生發展活力,對原有阻礙城市帶一體化發展的體制、制度進行大膽改革,探索建立新體制、新機制;抓緊制定有利于推進沿黃城市帶(群)發展的優惠政策,出臺基礎設施、城鄉建設、產業布局、土地供應、公共服務、人口流動、財政稅收、市場體系和社會發展一體化等方面的各項政策措施;制定城市帶統一的投融資導向、土地流轉、招商引資、環境保護、稅收分成等政策;消除政策壁壘,取消對人才、資本、資源跨地區流動和市場準入的限制,創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和良好的發展平臺。

大力推進寧夏沿黃城市帶(群)建設、打造黃河金岸,是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有利于提升沿黃城市的就業吸納力和人口承載力,使更多中南部地區人口向沿黃城鎮流動,有效解決貧困問題;有利于提升沿黃城市的綜合經濟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帶動中南部更好地融入全區發展格局之中,不斷縮小城鄉、山川差距;有利于鞏固提高本地區生態環境質量,構筑西部生態屏障;有利于提升民族和地方文化軟實力,擴大寧夏在穆斯林世界的影響力,促進內陸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對于推進寧夏跨越式發展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據悉,黃河標準化堤防建設是寧夏打造“黃河金岸”,推動沿黃城市帶發展的重大戰略措施之一。寧夏政府要求把黃河標準化堤防工程建設成為防洪保障線、搶險交通線、生態景觀線、旅游風景線、特色城鎮線、文化展示線。工程規劃建設標準化堤防402公里,總投資18.3億元,主要堤段規劃為雙向六車道。工程自2007年底啟動以來,已累計完成標準化堤防達330公里,堤防全線將于今年內貫通。

根據測算,到2012年寧夏沿黃城市帶人口將達到400萬,占全自治區總人口的60%以上,GDP達到1300億元以上;到2020年,沿黃城市帶的人口將達到500萬,城鎮人口達到400萬,分別占全區的71%和94%,城市化率達到75%以上,GDP將跨過3000億元大關,人均GDP超過6萬元。

現有新聞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1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用戶注冊
相關鏈接

上一篇:大風車轉起來——聚焦寧夏新能源產業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泽县| 介休市| 安多县| 尚义县| 花莲县| 大悟县| 宁蒗| 扶余县| 定南县| 施秉县| 比如县| 集贤县| 乌拉特前旗| 札达县| 临安市| 海丰县| 焉耆| 三穗县| 彩票| 城固县| 定南县| 隆化县| 通化县| 石城县| 江口县| 房山区| 得荣县| 孟村| 台中县| 射洪县| 高密市| 陆河县| 襄城县| 当涂县| 万全县| 聂拉木县| 东辽县| 旬邑县| 福安市| 永济市| 丹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