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新物種恐龍的模擬圖,據悉,它發現于中國內蒙古戈壁灘上,生活于1.1億年前。 騰訊科技訊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報道,本周,科學家在恐龍研究領域有了新的突破,他們發現一種新物種恐龍,這是一種生活在1.1億年前長著類似鸚鵡喙的食草性恐龍,研究分析顯示,它們并不存在花粉過敏,掌握著獨特的方法食用堅果類食物。 目前,這種恐龍的學名為“Psittacosaurus gobiensis” 據悉,哈利-絲萊(Harry Seeley)于1887年將恐龍總目分為兩類——蜥臀目和鳥臀目。這種分類法主要根據形狀類似鳥的骨盆(但是鳥類并非鳥臀目的后代)、脊椎骨的細節、以及是否擁有前齒骨。前齒骨是下頜前段的一塊從齒骨額外生長的骨頭,形狀為U形;而前齒骨后緣有溝槽,因此鳥臀目恐龍可轉動關節,以產生咀嚼食物的動作。前齒骨與上頜的前上頜骨互相咬合。它們呈現類似鳥嘴的形狀,可以撕裂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