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月月,都有無數發明狂人在忙碌。他們可能無法治愈白血病或者送宇航員上火星,但其作品對現實的影響一樣深遠。美國《大眾科學》雜志據此評選出2009年度十大發明,包括使用整形技術不會污染水質的魚餌、隔熱防火的蘑菇墻板、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坦克、利用汽車顛簸發電的減震器、幫助截癱患者重新行走的“機器腿”、讓護士不再為尋找靜脈苦惱的新式導管…… 1、摩天大樓逃生輪 名稱:Res 研發成本:33.5萬美元 耗時:6年 “9·11”發生后,凱文·斯通(KevinStone)一直追看電視直播,看著那些悲慘的畫面,一個念頭縈繞在他腦際,揮之不去:為何困在世貿中心里的人無法安然返回地面?“我告訴自己,這太荒唐了,”斯通回憶說。他是圣弗朗西斯科一名整形醫生,也是成果累累的發明狂人。“應該有種更好的方法,幫助人們在災難時刻成功逃離摩天大樓。” 斯通發現,已有的高樓逃生設備不是有缺陷,就是不實用,于是他受漁線輪啟發,設計了一種簡單的新裝置,依靠足夠堅固的長繩,將人們從高樓平穩送至地面。使用者只需打開一個抽屜大小的盒子,將一條杜邦凱夫拉爾(KEVLAR)纖維制成的繩索鉤在某個安全牢靠的物體或連接點上,然后將類似外衣的安全吊帶套在身上,打開窗即可一溜而下,距地最高可達100層樓。使用者無須接受專門培訓,完成全部準備動作不用一分鐘。 斯通的發明亮點是一套離心式制動系統,可自動控制下降的速度和頻率。逃生輪的繩索自一個線軸內伸出來,然后纏在一個與制動裝置相連的軸上。隨著線軸轉動,一組制動塊會對制動盒內緣施加壓力,平穩、緩慢地將使用者放下。如果這套自動制動系統失靈,逃生輪上還配有手動的備用制動桿。從100層高的大樓下到地面,耗時不到四分鐘,平均一秒鐘下一層。 2007年,斯通試用了樣品;隨后專門制造攀登繩索的Skala公司在加州某消防局對它進行了全方位測試。消防安全顧問斯科特·杜格拉斯說,與消防員們過去使用的高層救援繩索相比,這套裝置改進頗多,“它自動化程度高多了,使用起來也更加容易和直接。” 所有測試完成后,斯通準備將逃生輪推向市場,預計商業化版本會在明年面世,售價約為1500美元。他打算實現大規模生產后盡量降低產品價格,這樣大樓業主就可以大批采購,將之作為租客們逃生的標準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