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原在徒步旅行途中尋找快樂(曹原提供) “我也覺得大學生活一定很美好,但是……” 但由于年齡和人生閱歷的限制,他最終不過是出去走了一圈,最后還是要返回原點。 “聽說大學時光是很美好很值得懷念的,真是這樣的嗎?”曹原問記者。 “我個人覺得很美好,很值得去嘗試和經歷一下。你不想嗎?”記者回答。 “這個不是我能說了算的,再說,不是很多大 “怎么度過這四年因人而異,選擇權在自己手里。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把大學生活安排得很精彩很充實。”記者回答。 “我也覺得大學生活一定很美好,但是……”曹原停頓了一下。 曹原一直試圖用自己的力量在抗拒著什么,但他努力抗拒的,也是他非常渴望得到的。 差點考上武漢大學 簡歷畫上個性漫畫 去年武漢大學自主招生的時候,他也參加了。前幾次考試他都通過了。在等待最后筆試成績的那幾天,他一直忐忑不安。但最終還是落空了。他在自己的個人簡歷里畫了這樣一幅漫畫: 在曹原看來,學校教育就是把生動活潑的兒童,改造成整齊劃一的灌裝產品 最大的優點和缺點都是:很有自己的思想 “你對自己的未來有打算嗎?”記者問。 “當然有打算,誰不為自己的未來打算呢?我一直都在打算。”曹原說。 “那你是怎么打算的?”記者又問。 “沒什么具體的,我最近有點亂,想不出來。也許當你選擇某些東西的時候,就必須放棄其他一些東西。其實,我一直都有點亂,不知道該怎么辦,似乎都是一個人在亂撞。”曹原說。 “你覺得自己最大的優點是什么?”記者問。 “很有自己的思想。”曹原回答。 “最大的缺點呢?” “還是很有自己的思想。因為中國現在的教育體制不需要很有思想的人。我這樣的人,一定是被邊緣化的。”曹原說。 對于班上那些每次高考宣誓時都熱血沸騰的好學生,曹原也表示理解,他說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選擇,都應該彼此尊重。“他們是在體驗生活,我也是。”曹原說。 大學,拼了(資料圖) “你希望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樣的?”記者問。 “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我不適合現在的教育方式,但也找不到適合我的教育方式。”曹原回答。 很想讀書,但接受不了現在這種教育體制 目前,曹原說,有個朋友想和他一起做生意,但他的父母是堅決不會同意的,其實他自己也并不是那么想做生意。從學校回來這么久了,他也想了很多,他其實還是很想讀書,但總接受不了現在這種教育體制。中學這七年,他總是從一個學校“逃”到另外一個學校,從進新學校前的“充滿期待”,到進學校之后的“濤聲依舊”,他說自己都麻木了,轉來轉去,都是一個樣。 眼看還有一個月,馬上要高考了。曹原也很清楚,憑他現在的成績想考上大學,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他內心還是很期待,很渴望的。 高考主宰著很多人的命運(資料圖) 昨天,曹原突然給記者發了條短信,他說,“其實還有個小秘密沒有告訴你,我有兩個戶口,一個上面寫的是90年出生,是真實的,還有一個上面寫的是93年出生,是假的。如果沒有別的選擇,我會再用93年的戶口,換個地方,重新讀高中。因為,我還是很想讀書。”(青島新聞網記者 孫璐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