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者道德素質如此,怎能讓群眾信服?這樣的人,為友尚且惟恐避之不及,何談放心把公權力托付于他,希望他清正廉潔、為民謀利?
????吉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米鳳君,經中紀委立案檢查后,日前已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并移送司法機關。據通報,“生活腐化”是其嚴重違紀違法問題之一。
????生活腐化,是近年來公權力腐敗的一個伴生現象。落馬官 員多有這樣或那樣的不端習性。在被公開的案件中,有包養情婦 數目眾多者,有玩弄未成年少女者,有嫖娼成癮者,有吸食毒品者,其生活之糜爛、道德之淪喪,已為正常人所不齒。
????為官者道德素質如此,怎能讓群眾信服?這樣的人,為友尚且惟恐避之不及,何談放心把公權力托付于他,希望他清正廉潔、為民謀利?
????提高領導干部的道德門檻可謂緊迫。一些領導干部雖未觸犯法紀,但以為只要政績上去了,小節無害,貪圖享樂無傷大雅,因而自我降低道德門檻。中央近期再次強調以德為先,并提出政治品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并重,就是有的放矢,匡正官德的警鐘。
????干部道德是執政的基石。有的領導干部私德有損,群眾已經在戳其脊梁骨。德性不足而手握公權,私欲便有如無羈之馬,必縱有權者想方設法滿足一己之私。這也就是中央為何強調選拔干部要以德為先,“四德”并重的現實原因。
????古人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講究治國之前必先修身。高度關照執政者的道德,不僅因為中國傳統中倫理與政治密不可分,也是古人源于經驗得出的慎重對待權力的政治智慧。
????有德方有感召力。縱觀歷史,充沛的道德感永遠是執政者凝聚社會、推動變革的巨大優勢。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取得執政地位,與早期黨員普遍擁有的高道德水準有很大關系。在西方國家,雖然公德與私德的界限更明顯,但對掌握公權力者的道德要求也必定高于常人。成功的政治家往往都是道德典范。
????“民以吏為師”,這是中國古代官訓。執一方之治權,領一地之教化的官員,理應“學高為師,身正是范”,成為群眾的道德學問楷模。所謂德高望重,德高才能望重,望重才能事成。在復雜矛盾需要化解、發展困難需要突破的當前,尤其需要這種有威望、有感召力的領導干部。
????在當今社會中,德行操守也是群眾評價干部的直接標準。米鳳君曾任職副省級官員多年,何以道德如此敗壞、不良作風如此明顯,卻未影響仕途?需要深刻反思干部考評任用機制。嚴格按照中央提出的選拔干部以德為先的要求,研究如何將道德監督有效納入干部選拔、考評機制,應是正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