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江水同漲同落的仙人池
忠縣天池山山頂隱藏著48間石屋,每屋彼此相連相互貫通,且均配有石灶臺和石碗等用具,屋外正上方還雕刻有猛獸圖案等花紋。昨天,當地一名大學生給國家文物局網站發帖,急盼專家前來揭秘。市文物局相關人士介紹稱,初步判斷有可能是巴人部落遺址,他們將立即組成專家組,實地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工作。
最大石屋有30平方米
石屋發現地位于忠縣忠
州鎮復旦村,距縣城約20公里遠。當地村民稱,整個石屋群全部隱身于海拔500米左右的天池山山頂。爬上山頂,一塊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平壩展現眼前,這就是石屋群的藏身之處。記者看到,在每塊大石頭里面幾乎都有一間石屋,大的石頭里面甚至有兩間或以上,每間石屋彼此相連,從遠處看就像一座座連接著的“蒙古包”。進入石屋后,記者數了數共有48間,其中面積最大的約30平方米,最小的也有7平方米左右。
墻壁外刻有人獸圖案
記者看到,每間石屋里面,均配備有相應的石灶臺和石碗,灶臺規格不一,而讓記者感到有些吃驚的是,石床規格則十分統一:長約1.5米,寬約1米,高1米左右。石屋門外的正上方還雕刻有虎、獅等猛獸圖案。除此之外,另幾間石屋門外的正上方還刻有人頭、人身圖案。盡管石頭上長滿了青苔,但從右到左依稀可見男主人、女主人、女兒和兒子一家四口的“全家福”像,旁邊還留有歪歪扭扭的象形文字。
相鄰3座山均有石器
當地一名九旬高齡的老大爺告訴記者,由于年代久遠,有些圖案已經損壞,有些只能隱約看到。但令人有些心痛的是,這些石屋里面的布置有些已被打掉,有些石屋也成了當地村民堆放柴草的天然糧倉。當地村民告訴記者,與天池山相鄰的牟家山、石屋山和張家山3座山里,均有各不相同的48樣“石器”。其中牟家山上有48間堂屋;張家山上曾發現48個石制煙罩;石屋山內也曾發現48個石制燈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