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5名女大學生成為揚州市瘦西湖景區首批“大學生船娘”,7日起正式上崗接待游客。面對浪費所學專業的質疑,5名女大學生表示,大學生就業思路要開闊,當“船娘”也應與時俱進,所學的知識肯定用得上。據了解,這些女大學生淡季工資為1800元,旺季則能達到5000元。

5名大學生“船娘”成為瘦西湖新風景(韓東 陳詠 攝)
????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2月9日報道 從蘇州、揚州等地高校畢業 的5名女大學生,成為揚州市瘦西湖景區首批“大學生船娘”,本月7日起正式上崗接待游客。有人質疑5位年輕女孩:上了好幾年大學,放棄所學專業“搖櫓撐船”,是不是有點“太浪費了”?但5個人開心地表示,大學生就業思路要開闊,趁年輕干點啥都是鍛煉;再說,當“船娘”也應與時俱進,所學的知識肯定用得上。據悉,景區為她們免費提供了有全套家電及電腦的公寓,旅游淡季給出1800元的月薪水,而旺季則能達到5000元。
????游客驚訝“船娘”是大學生
????昨天在瘦西湖上,一艘木船載滿16名乘客,畢業于揚州職業大學的船娘小錢搖起船櫓,小船輕輕劃開波浪,緩緩向前駛去,記者坐在船上隨機采訪。“各位旅客,歡迎您來到古城揚州,游覽蜀崗瘦西湖風景名勝區,我是瘦西湖船娘錢悅。船娘起源于隋朝,隋煬帝下揚州時,在古運河上不用壯丁劃船,偏愛美女背纖……”小錢用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為游客介紹起來。當游船行駛到小金山、五亭橋、二十四橋等景點時,她都一一為游客講解,并適時與游客互動,吟唱揚州小調等地方民歌,介紹揚州歷史、地方小吃等。
????“小姑娘,請問‘你好’、‘謝謝’用日語怎么說?”得知船上的船娘是個大學生,且學的是日語,不少游客顯得很驚訝,一位性急的游客當場問道。小錢非常大方地回答,且現場“教”大家日語的日常對話,說得大家心服口服。船上一位來自山東青島的游客張云山感慨道:“真沒想到,這位秀麗的搖櫓船娘竟是個大學生,實在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做完一單生意,小錢的額頭滲出了點點汗珠,記者問她累不累,小錢笑著說:“不算太累,挺開心的。”當天,小錢共接待了16名游客。談到自己剛剛上崗的感受時,小錢坦言,經過前一階段的實習鍛煉,沒怎么覺得累,但是旅游旺季的時候可能會比較辛苦,但自己不怕吃苦,要向前輩們多學習,為“揚州船娘”爭光。
????載16人搖櫓搖出滿手血泡
????23歲的唐紅梅老家在泰州,從蘇州經貿學院貿易專業畢業后,在網上看到揚州瘦西湖景區招聘船娘的信息后,來到揚州應試,被錄用后放棄了原來在蘇州的工作。唐紅梅告訴記者,上大學的時候,來揚州瘦西湖游玩過一次,被這里清秀婉約的美景打動,“在景區工作遠離城市的喧囂,在湖上劃船也挺浪漫的,‘揚州船娘’名氣也很大,所以我放棄了在蘇州的發展機會。”22歲的錢悅是揚州職業大學商務日語專業的畢業生,此次放棄了兩家單位的聘請,在同學們疑惑不解的目光中當起了船娘。其他3名女生尤佳、殷麗、張妍都是從揚州高校畢業的學生,5個人都有一個相同的目標——做新時代的“揚州船娘”。
????這5位女生年齡有的22歲,有的23歲,其中4人都是家住市區的“城市妞”。5個人剛開始實習搖船櫓的時候掌握不住技巧,很是“吃不消”。家住揚州市區的尤佳說,剛開始劃船時,每天練習3個小時,要練一個月,掌握不住要領,只會用“蠻力”搖櫓,弄得自己滿手血泡,其他姐妹也是這樣,但是大伙都堅持下來了。現在大家都可以非常熟練地劃載滿16名游客的游船了,并且都能準確掌握35分鐘內行駛1公里的“旅游速度”。
????“跑調王”一月摘掉“走音帽”
????采訪中大學生船娘們向記者講述了“開心事”。景區有規定,船娘不僅要幫游客劃船,還要為游客演唱《拔根蘆柴花》、《楊柳青》、《好一朵茉莉花》等地方經典民歌。對女孩子來說不算太難的唱歌可“害慘”了揚州女孩尤佳,因為從小到大,她唱歌最能跑調,用她自己的話說,她的歌聲可以把游客“嚇暈”。尤佳的搭檔張妍開玩笑地說:“春晚的小品《不差錢》,小沈陽唱歌把《我和你》跑調跑成了《神話》,尤姑娘跑調比小沈陽更厲害,就連尤媽媽都覺得自己的女兒孩跑調跑得實在太偏,戲稱:‘如果繼續下去,說不定全國的游客都知道揚州瘦西湖有個喜歡唱‘跑調歌’的船娘。”
????看到“唱歌”成了自己的工作內容,尤佳不敢怠慢,刻苦鍛煉,景區的指導老師也幫她一遍遍糾正,其他4姐妹更是耐心幫她,一個月不到,“跑調王”終于摘掉了“走音”的帽子。
????招來大學生有點“意外”
????瘦西湖景區游船運營負責人王娟透露,以往的瘦西湖船娘大多是來自水鄉的農村女性,熟悉搖櫓劃船,也會唱原生態的民歌,但文化程度不太高。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游客的需求越來越寬泛,也就對船娘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這次招聘來的船娘都是大學生,多少有點意外。“當初選拔船娘的標準是1米6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品行端正即可,沒有想到有20多個大學生報名,最終經過層層篩選,才定下了這5個人。”據其介紹,揚州船娘起源于隋代,在上世紀90年代有了較大的發展,被人們稱為“流動在瘦西湖上的揚州名片”,目前揚州有關方面正在積極為“揚州船娘”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了解,瘦西湖為打造“揚州船娘”的金字招牌,給了船娘們較好的物質待遇。為她們建造了專門的公寓,里面冰箱、洗衣機、數字電視、電熱水器、空調等家電一應俱全,還配備了電腦供船娘們上網學習。船娘們每月只需自己支付150元伙食費,其余由景區補貼。旅游淡季,船娘的平均工資是1800元,旺季為5000元左右。
????高學歷當船娘“不浪費”
????采訪中5位“大學生船娘”向記者透露,不少人質疑她們讀了幾年大學,到頭來去干一個和在校所學專業不相干的船娘,有點“屈才”、“不值”。對此,畢業于揚州環境資源學院文秘專業的尤佳說:“看起來文秘和做船娘不相干,其實不是,做船娘、當文秘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接觸,兩者在社交禮儀、待人接物上是一樣的。”5人表示,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思路要開闊,只要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工作。
????錢悅所在的揚州職業大學招生就業處許德賓處長認為,大學生當船娘很正常,沒什么奇怪的。只有每個崗位上都活躍著高學歷、高技能的人才,這個崗位才是最有希望的。如果大學生還是抱著老觀念,很可能找不到工作。
????許德賓認為,目前就業結構中,從事的職業和所學的專業不對口的大有人在,其實事在人為,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更何況,專業之間也是相通的。認為當船娘“沒有技術含量”、“上大學白費了”是不可取的思想。“幾個女大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先就業,在就業過程中學本領,適應社會,有更好的機會也可以繼續擇業,做法還是很值得借鑒的。有遠大的理想和高期望值固然不錯,但盲目追求所謂的高目標,最終可能找不到工作,甚至畢業了連自己的溫飽都不能解決,要家長繼續‘養’著,那樣上大學才是白費。”許德賓說。(本文來源: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 作者:韓東 陳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