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CPI雙降通道短期不變,專家預期今年CPI負增長
????嚴重通縮房子或變“負資產”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凌慧珊) 經濟學界普遍認為,2009年CPI將現負增長,中國將全面進入通縮時代。 對于老百姓來說,CPI大幅下降短期意味著消費品、生活用品價格降低,生活成本下降。
????專家表示,CPI負增長將引起消費疲軟、就業機會減少、居民收入減少、社會消費能力下降等惡性循環。如果出現嚴重通縮,房地產等大宗商品有可能大幅貶值成為“負資產”。不過,這種情況未必會出現,因為通縮的狀況不會持續太久。
????今年CPI或負增長
????意味著通縮來臨
????據悉,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消費品價格指數(CPI)等一系列宏觀數據,將在本月中下旬陸續出臺。不少專家預期,2008年12月份PPI負增長幾成定局,而12月份CPI漲幅大概在1.5%左右。而且PPI、CPI的雙降局面短期內不會改變,CPI在今年將出現負增長,通縮時代轉眼將至。
????許多市民對去年年初的通貨膨脹景況仍然記憶猶新,“菜籃子”和米面油等日常用品價格全面上漲。可是形勢驟然突變。眼下房價不斷下滑,各類生活消費品的價格紛紛下跌,服裝家電的促銷方式層出不窮,商場中各類“折上折”讓家庭主婦樂開了花。
????“PPI、CPI的雙降局面下,居民生活費用和生產成本有回落的趨勢,似乎可以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廣州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張強告訴記者,但這遠遠小于有效需求不足帶來的負面壓力,企業利潤下降,日子不好過。他說,如果CPI出現負增長,通縮時代全面來臨,“對老百姓最大的影響是,經濟收縮致使就業機會下降,繼而老百姓的收入出現下降,最后社會消費能力也出現下降,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民生。而消費力下降又影響企業利潤,很多廠家退出市場,引起下一輪的消費低迷。通縮的影響遠甚于溫和通脹。”
????嚴重通縮將致
????“負資產”增多
????通縮時期,物價下降了,但個人和企業的負債卻是增加了。這是因為,持有資產實際價值縮水了,而對銀行的抵押貸款卻沒有減少。“對于手握房地產等大宗商品的投資者,在嚴重通縮時期中其手中資產的名義價值大幅貶值,成為‘負資產’。”張強舉例說,人們按揭購房,通縮可能使購房人擁有房產的價值,遠遠低于他們所承擔的債務。而迅速下滑的房價與高比例按揭之下,負資產群體可能大幅增加。
????不過,這種局面未必會出現。張強認為,首先,在房地產救市政策下,房地產價格跌幅不會太大。“中國內地房地產市場與香港不一樣,香港房地產價格上漲時是暴漲,下跌時又幾乎是暴跌,這是因為在香港資金進出房地產市場是自由流動,但在內地是有限制的,因此內地房地產價格的抗跌能力很強。”
????通縮狀況不會
????持續太長時間
????但是,通縮狀況也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張強說,為了應對潛在的通縮狀況,眼下政府一系列擴張性政策已經密集出臺。國海證券宏觀分析師鄒璐分析,短期內CPI還將延續下降趨勢,并且可能在短期內帶來通縮,但是較長期依然面臨通脹壓力。
????鄒璐分析,這是因為糧食價格依然有上漲動力,而且國家提出的4萬億財政措施將逐漸發揮作用,并將推動價格上漲。而且經過一段較長時期的調整后,許多企業破產,而幸存的企業對供給逐漸減少,這將促使價格逐漸回歸并上行。最后適度擴張的貨幣政策如果未把握住“適度”,有可能在經濟有所恢復的同時給市場注入大量的流動性,導致流動性再次泛濫,從而帶來通脹壓力。
????相關鏈接
????9年前短暫通縮
????老百姓沒感覺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凌慧珊) 廣州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張強回憶,大約在2000年的時候,中國曾出現短期的通貨緊縮的狀況。當時出現通縮的導火線是亞洲金融危機“傳染”至中國,于是外來投資減少或撤出。在此情況下,CPI出現數月的負增長,不過很快就回到物價穩定的軌道上。
????“普通老百姓可能不會對當年的通縮有太大的感覺。這一方面是因為通縮持續時間很短,另一方面當時中國并未入世,經濟對外資的依賴程度不大,外資企業群體規模不是很大,中國所受影響很有限。而且外資規模比重不高,中小企業有更多的生存空間。”
????張強還指出,當時社會上老百姓下崗的情況的確比較嚴重,但這是由于國企改革造成的失業狀態,老百姓不會感覺是由通縮所造成的。也就說,老百姓對通縮的感受被國企改革陣痛所淹沒了。大洋網-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