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在一家中介預約看了一套二手房,并留下了電話號碼。幾天后,張女士沒有通過這家中介買房,而是通過另外一家中介買了同一套房子。結果,張女士發現自己的手機號碼居然被當作賣房信息貼到網上。
????去年12月18日,張女士在濟南泰普房產看中了一套房子,但當時沒有簽約。12月21日,張女士來到21世紀不動產師范路兆豐店,該店工作人員也向張女士介紹了這套房子。兩家中介同時推薦,張女士和丈夫楊先生 對這套房子表示認可。張女士夫妻倆經過權衡,最后決定和泰普房產簽訂合同。
????1月8日,張女士和濟南泰普房產正式簽約,買下了這套房子。張女士和丈夫還沒來得及慶賀,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楊先生不斷接到電話,咨詢房屋出售的信息。自己買房子,哪有房子要賣!楊先生后來發現,自己的電話號碼被公布在了濟南市二手房網上,網上寫著楊先生有工人新村房產一套,要轉讓。楊先生托人讓網站把這條信息刪除,但網上顯示發帖人留下的號碼正是21世紀不動產一名員工的電話號碼。下午4點左右,張女士的手機號碼也被公布在濟南搜房網上,上面稱“劉女士在泉星小區有一套房子,要轉讓。”張女士說,她的手機很快也被打爆了。
????張女士懷疑這是21世紀不動產的人故意而為。因為張女士說,在得知她和泰普房產簽約后,21世紀不動產的工作人員曾勸誡張女士不要違約,并且說張女士在看房時簽的看房單是有法律依據的,如果張女士不和他們合作會受到法律制裁的。
????昨天下午,記者撥通了21世紀師范路兆豐店的電話,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毫不知情。
????對此,山東舜元律師事務所莊文飛律師表示,看房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要看看房單上的內容。一般來說看房單只是一個看房憑證,沒有法律效力,更不能作為房屋買賣憑證。沒有經過當事人允許而私自上傳當事人信息,并傳播當事人虛假信息,擾亂了當事人日常生活,是對當事人隱私權的侵犯,是一種違法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