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我們大部分黨員干部是好的嗎?”吳偉平在電話里連續三遍反問記者,作為新疆阿勒泰地區紀委書記,他連日來接受了記者的密集采訪,而記者的問題幾乎都集中在同一個問題上:為什么55個副縣級官員沒有一個人申報“禮金”?
????阿勒泰,位于新疆最北部的一個地區,本默默無聞,卻因一個新規聞名全國:在全國率先施行官員財產申報制度。 在迎來一片喝彩聲時,也得到了一些尖刻的評論家的非議。
????但 更多人認為,吃了螃蟹的阿勒泰必然會因為這一步的跨出,成為新中國廉政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記者 吳杰 言科)
????阿勒泰官員財產申報:
????艱難邁出的第一步
????了不起的制度創新
????阿勒泰位于新疆的最北部,行政隸屬于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對于大多數國人來說,這是一個聞所未聞的地名。相比較而言,位于該地區的名勝——喀納斯湖顯得更為有名。
????阿勒泰的面積比整個江蘇省還要大,人口卻只有60余萬,不及江蘇的一個縣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4.8人。人多地廣,深處內陸,而在阿勒泰的一些地區,一年中有五個月是冬天。
????但就是名不見經傳的阿勒泰,卻走出了中國廉政建設的一大步。
????當地有關部門在去年上半年發布消息稱,從今年1月1日起,新疆阿勒泰地區將率先在全國試行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把過去通行的官員“收入申報”擴大為“財產申報”,并承諾在阿勒泰廉政網和當地主流媒體上公示官員的申報結果。
????輿論對這一新聞予以了極大關注。因為以往官員的收入申報被很多人認為是形同虛設。一是不公開,申報內容只被掌握在體制之內;二是僅作收入申報似乎并無太大意義,被要求申報的收入都是合法的收入:工資、獎金、補貼福利、講學、寫作等。都是所謂的“白色收入”,而最為公眾詬病的“灰色收入”并不入此列。
????而阿勒泰地區要求的財產申報規定要詳細得多,范圍也廣了許多:其中既有上述的三項收入,也包括了如官員及其父母、配偶和子女接受關系單位和個人贈送的現金、有價證券、禮品等。
????上述四項申報內容,屬“公開申報”內容,意即將向社會公開申報結果,這正是被外界認為具有“破冰”意義的舉措。
????除了這份公開申報的表格,阿勒泰地區的副縣級(處級)干部還需要填寫一份名為《秘密申報表》的表格,其中的項目足以讓貪官們心驚膽戰:官員及直系親屬接受與本人職務有直接或間接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食、宿、行、樂方面的饋贈、款待和各種由對方給予的補償、好處;單筆額度在10萬元以上的動產、不動產購置及資金來源;股票等交易收入及資金來源,等等。
????正如表格名稱顯示的,這份表格不對社會公開,由紀檢部門內部掌握。這也招致了規定實施前后的一系列非議,公眾的期望值顯然很高——希望能把秘密部分也能拿出來“曬”一下。
????縱然如此,外界還是更多地看到了阿勒泰此舉的積極意義,將之稱為一項了不起的“制度創新”。
????因為除去公開與否、公開范圍多大的爭議外,阿勒泰紀檢部門力圖在制度上編織出一個全方位反腐的網絡:離任財產申報要一直延續三年,以減少任內腐敗、退休拿錢的可能;同時將申報范圍擴大至非領導黨員干部,如法院和檢察院具有審判、偵查案件資格的普通法官和檢察官等。
????這是一個看起來很完善的防腐方案,公眾和輿論都寄以厚望,孰料,甫一實施,非議聲又起。
????爭議聲不斷
????今年元旦,終于到了阿勒泰官員履行承諾的時候了。 當地干部群眾幾乎都在等著這一天的到來,果然,阿勒泰紀委的網站上很快就貼出了所有符合首次申報資格的官員的申報表,55名副縣級領導干部的詳細信息和收入情況一覽無余。
????當然,公開的是承諾公開的信息,《秘密申報表》則全部歸檔進了地區紀委的資料庫中。
????網上有位失望的網友評論說,通覽了所有官員的財產申報表,除了對阿勒泰地區官員工資收入水平有個了解外,沒有任何收獲。確實如他所言,所有55名官員中的絕大部分只填了前面兩項,即“工資”和“獎金、福利”。
????個別官員申報了自己的稿費收入,而所有的官員都在第四項,也是公開的資料中最敏感的一項“禮金”收入一欄中填“無”。輿論一時嘩然,紛紛對這一制度“僅靠官員的自覺性”的設計表示質疑。
????而阿勒泰地區黨校高級講師熊廣平則直言:“我覺得,這跟現實可能有點差異,沒有一個人收禮的話,老實說不太可能,不太正常。”有網友質疑,轟轟烈烈的破冰之舉,最終演繹成了官員網上曬工資條。
????熊廣平有些遺憾:“不公開的內容,我們都不得而知,就公開的四項內容而言,某種程度上沒有達到制定《規定》的初衷,僅僅曬工資對上沒有意義,對公眾更沒有意義。”公示的55名領導干部中,年收入(前兩項之和)最高的4萬多元,最低的不到3萬,平均3萬多元。熊廣平介紹,這個檔次在阿勒泰屬于中上等水平。
????對此,阿勒泰地區紀委書記吳偉平在接受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事實上廉政賬戶在元旦前收到了76萬元,這些都是官員們交納的,“不排除有這些官員交了這些錢”,同時他相信,“我們的官員絕大多數都是清廉的”。
????與之相對應的是,有媒體發布消息稱,針對當地官員調查結果是“有七成官員反對財產申報制度”,這似乎與吳偉平的說法有點矛盾——清廉的官員會反對一項反腐的措施嗎?
????對此,吳偉平告訴記者說,自己聽說過這一說法,但不知道這項調查的出處在哪里。“我個人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樣一項調查。”
????那官員們對這一措施的反應如何?在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吳偉平曾稱他們“都很積極地對待這一規定”,而在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吳偉平笑著建議記者應該去向官員們了解。記者試圖和當地官員接觸,但均被婉拒。其中一名官員之前答應接受采訪,但在約定的采訪時間,他卻多次掐斷記者電話。
????似乎,這個話題在當地仍很敏感。熊廣平對上述“七成反對”的記憶很深刻,他告訴記者,當時確實聽說了一些反映。“在《規定》中的申報對象里,有些人很不喜歡這項制度。”
????這種阻力也可以從原全國人大代表王全杰那里得到印證。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煙臺大學教授王全杰曾三次提出“關于建立黨政官員財產公示制度”的議案,各界反響強烈。王全杰曾做過一項調查,97%的官員對“官員財產申報”持反對意見。
????這也不難理解,熊廣平認為,對于慎談身家的中國官員來說,公布自己的財產“像裸體一樣尷尬”。
????熊廣平介紹,1995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收入申報的規定》,要求申報的只是收入,一共只有四項。而阿勒泰的《規定》,包括了十一項收入以及財產,遇到阻力是免不了的。
????不過,熊廣平也表示,《規定》的申報對象里,也并不是沒有支持者。他說,當東部沿海發達城市紛紛出現腐敗大案,官員大批落馬時,西部欠發達的阿勒泰地區相對平靜,職務犯罪案件較少。
????“因此,阿勒泰的陽光之路,肯定要比經濟發達地區阻力要小一點。”熊廣平說。
????一切才剛開始
????當《關于縣(處)級領導干部財產申報的規定(試行)》橫空出世于阿勒泰時,此地一夜走紅。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官員財產申報的議案就已經出現。一晃20載,這項制度為什么首先從阿勒泰破冰呢?
????“這里地方財力有限,上面撥的款都是專用的,相對而言權錢交易的腐敗要少一些,多數領導干部的收入就是工資,所以我們這里不怕陽光,不怕公開財產。”阿勒泰地區紀委一位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
????熊廣平則用四個字概括了這個制度的推力:窮則思變。
????官方的統計稱,阿勒泰地區2007年的財政收入是6億多。如果這個數字不夠直觀,那就與南京市對比一下。南京市2007年的財政收入超過628億,是阿勒泰地區的100多倍。
????“經濟的落后讓人思變,前年夏天新一屆地委領導上任,看到這里的落后現狀,就下決心要改變現狀,特別是要給牧民增加收入。”熊廣平說,“要做到這一點,一定要重視反腐工作,工作作風問題一定要轉變,這就是官員財產申報的背景。”
????對此,吳偉平不置可否。他被外界認為是這個制度的推動者。資料顯示,2006年底,吳偉平從自治區紀委交流至阿勒泰,擔任地委委員、紀檢委書記。“我配合中紀委查處過一些大案要案,是一名老紀檢了。”
????正因為如此,吳偉平知道各種隱形的官員滋生腐敗的陰暗角落,只有讓領導的財產陽光,才能預防腐敗。在通過一系列調研準備后,吳偉平親自起草了這一規定。
????“預防腐敗肯定要比打擊腐敗有效得多。”吳偉平說。 規定強調,在財產申報之前把不法收入打進廉政賬戶的,可以既往不咎。而吳偉平提到的76萬元入賬,也從側面體現了申報制度本身的威懾力。
????而熊廣平則認為:“這樣的規定,也反應出推行‘陽光’制度的困難,因為從嚴肅的法律角度來說,交錢就免除處罰是站不住腳的,但是,我從另一個方面理解,這條免罪令是最后一次機會,也是唯一一次機會,這也表明了阿勒泰地區領導的一種決心。”
????吳偉平告訴記者,將按照規定的要求,逐步擴大申報者的范圍,也將會在研判后決定,是否擴大公示的范圍,“現在只公開了四項財產申報內容,以后將會逐步擴大”。
????“申報、公示、監督、問責”是財產申報制度的四個重要環節,缺一不可。吳偉平說,將會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逐步展開工作。
????“阿勒泰的這個規定,現在還只是一個開始,希望一步一步走下去,更加陽光,更加開放,只要不涉及黨和國家秘密的內容,都應該向社會公開,這才是真正的陽光。”熊廣平說,“我們的官員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項制度是一種預防腐敗的長效機制,而不是要抓多少問題干部。有效的廉政教育和防腐制度,是對所有黨員干部的保護。”
????熊廣平和其他關心阿勒泰破冰之舉的人們一樣,期待著阿勒泰首次縣處級領導干部財產申報的公示結果,與元旦公示的是新任縣處級干部不同,這次要公示的是“老縣處級干部”的財產情況,將于本月20日截止。
????阿勒泰的創舉已經在新疆當地引起了震動,吳偉平告訴記者,從去年規定公布開始,就不斷有兄弟單位前來取經調研,這項創新有望被大范圍推廣。
????無論如何,艱難的第一步已經邁出了。
????今年1月1日起,新疆阿勒泰地區率先試行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激起全國熱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對官員財產監督體制起到了“破冰”作用。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國大多數地區都沒有就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作出統一規定,包括廉政創新舉措較多的江蘇,同樣沒有明確而系統的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不過,該省部分地區的相關嘗試早已啟動,例如鎮江等地便規定將財產申報列入后備干部廉政檔案。(記者 鄭春平 陳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