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建國
????近日,編號為HB90和HD90開頭的百元人民幣假鈔在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大量出現。交通銀行北京分行現金中心負責人稱,他們已于第一時間聯系了點鈔機和清分機的制造商,將假幣特征錄入到機器中,進行升級。同時有消息稱,人民銀行已要求金融機構對點驗鈔機具進行排查,防止誤收誤付。(1月9日《瀟湘晨報》)
????據悉,假鈔“偽造手段較以往有很大改進,目前發現部分點(驗)鈔機無 法識別或不能準確識別此版”,而人民銀行有關方面負責人表示,近兩年來,人民銀行從各地金融機構上繳的假幣中陸續發現了編號為“HD90”的百元面額假人民幣。這表明,部分假幣確實可以“以假亂真”,而且很可能“誤入”銀行。由此引發一個擔心,這些假幣會不會從銀行反流到無辜群眾的手上呢?
????這種擔心并非今日才有,之前就有媒體報道過儲戶從銀行取到了假幣,由此發生了爭執的事情。2008年某報曾報道,在東莞打工的李先生從ATM機里取了500元人民幣,但在隨后的使用中被告知是假鈔,在打電話與銀行協商未果的情況下,李先生持磚怒砸ATM機。此后,李先生被派出所拘留,而銀行對此的反應是“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
????當然,我們應該對銀行的專業技術和道德給予充分信任,然而在造假者造假手段不斷翻新的情況下,銀行誤收假幣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這首先源于點(驗)鈔機的技術限制。點(驗)鈔機本身并不具備選擇性,不可能在“收入”的時候糊涂而在“發放”時清醒,也就是說,既然能誤收那么也可能誤發。其次是銀行員工的主觀性。銀行對內部員工的管理向來嚴格,員工誤收假幣損失只能由自己承擔,而在柜臺交易過程中,其實是儲戶與銀行工作人員之間的利益博弈。在這一背景下,誰又能保證銀行員工不會把損失轉嫁到儲戶頭上呢?
????根據上面的推斷,我們便不能排除假幣存在從銀行反流入儲戶的可能性。
????當然,可能并不代表必然,我們并不是想以此事來惡意揣度銀行,只是想借助此事給銀行提個醒,希望銀行能以積極的態度,拿出修補漏洞、完善服務的方案。比如在制度上規定當儲戶與銀行間發生假幣糾紛時,應怎樣合理解決;當銀行員工誤收假幣時又該如何處理;對于新出現的假幣情況,應盡快更新技術手段,堵住假幣流入銀行的漏洞,不給無辜儲戶造成損失等。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銀行需要做到的就是無論造假者多么狡猾,也斗不過“好獵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