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先生(左)和文物管理所的艾所長查看貞節碑
????昨日,經過李滄文物部門多方查找,日前在一工地發掘出的紀劉氏“貞節碑”后人終于被找到。“節婦”紀劉氏的孫子紀先生講述了“貞節碑”背后的一段心酸往事。紀先生表示,雖然“貞節碑”是自家的老物件,但他相信文管部門能更好地保護這塊碑,他當即決定將“貞節碑”捐贈給李滄區文物管理所。
????工地挖出塊貞節碑
????8月21日,李滄金水路附
近一處建筑工地正在開挖地基,施工人員突然在剛開挖的土坑里發現一塊雕有龍紋的石碑。李滄區文物專家得知消息后立刻趕往現場,經鑒定,這塊上寫著“金石銘貞”的石碑是立于1929年的貞節碑,是為表彰一劉姓婦人守節而立。由于石碑背面的銘文磨損非常嚴重,已經無法辨認。李滄文物管理所艾松林所長告訴記者,這塊貞節碑的出土,對研究島城民俗民風和村莊史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為了解貞節碑來歷,文物專家開始在工地附近的幾個老村莊走訪。
????貞節碑后有悲慘故事
????“這塊貞節碑是我二奶奶的。” 昨日上午,家住下王埠村的紀家瑜老人趕到文物管理所表示,這塊貞節碑是他爺爺給他二奶奶立的。69歲的紀先生告訴記者,他家祖上是下王埠村的大戶,有16間大瓦房和33畝耕地。他爺爺那一代兄弟二人,二爺爺紀云統在晚清時還是七品文職官員。可世事難料,二爺爺娶了16歲的二奶奶不到2個月,就因癆病過世。無兒無女的二奶奶紀劉氏一直沒有改嫁。當時的即墨縣令給二奶奶送了一塊寫有“金石銘貞”的木質牌匾,掛在宗祠里。民國初年,紀先生的爺爺自己出資,花重金買來一塊萊陽青玉石料,根據牌匾的文字刻了一塊“金石銘貞”的石碑,碑后面寫有200多字的銘文。
????石碑提供了寶貴資料
????“二奶奶年近70才過世,自己苦熬了一輩子。”紀先生告訴記者,因為二奶奶膝下沒有子女,紀先生的爺爺還將紀先生的父親過繼給她。紀先生說起二奶奶紀劉氏很是心酸:“那個年代為了個所謂的名節,白白搭上一輩子的幸福。紀先生說,后來這塊石碑在破四舊時被掀倒,砸成三段,修了村里的一座石橋。石碑背面朝上,因此背面的銘文被磨損掉。之后石橋翻新,石碑就不知去向。
????“現在找著了,就捐獻給政府吧。”紀先生覺得文物所更能保管好這塊石碑。文物所艾所長說,貞節碑自五四運動后已非常少見,尤其是這種雕龍的貞節碑更是少見,這是李滄區挖出的第一塊貞節碑。目前正是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李滄區也開展普查工作,它的出土給李滄區正在編寫村莊史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 記者 趙健鵬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