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首次公示了部分省直機關辦公建筑能源審計,各廳局耗電不等,以每年每平方米平均耗電量看,高的為80度,是普通民宅的3至4倍;更高的在100度以上;低的為60度。按照人均耗電量來看,高的每人年耗電為8833度,低的每人年耗電量在2000度以內。(6月14日《長江商報》))
????機關平均耗電量比普通民宅高,并不奇怪,但是一些單位面積耗電量竟達到了民宅的3至4倍,既讓人心痛,又讓人
如鯁在喉。湖北省審計部門公示部分省直機關辦公建筑建筑能源審計結果,倡導省直機關節能,這種節能思路值得肯定。機關單位都應該積極響應號召,關掉不該開的電燈,合理調整空調溫度,為節能降耗做點實事。但是從長遠來看,筆者認為,節能不限于公示能源審計結果,而且應該形成規范化的制度約束,下決心把機關能耗降下來。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事實上,由于燃料資源緊張,用電負荷增加,近年來,好多地方都出現了供電缺口,甚至出現了電荒。為此,一些地方采取措施節能,并對浪費能源現象提出批評。比如,上海市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內單位,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定不得低于26℃。倡導空調場所工作人員不著西裝、不系領帶,各級政府機關帶頭執行。
????實際上,公示省直機關能源審計結果也好,空調場所不穿西裝也好,白天開會不開燈也好,畢竟只是倡導一種節能理念,并不具有制度效力。機關響應節能號召,一次兩次白天關燈開會,合理設定室內空調溫度,或許不難,可是,要讓節能成為一種自覺習慣并不容易。有報道說,電荒時節,不少城市關閉過景觀燈,但在電荒稍微緩和以后,景觀燈又重新開啟。
????能源緊張的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能源矛盾還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在能源緊張的語境下,我們不僅需要公示機關公共建筑能源審計結果,倡導空調場所不穿西裝,批評白天開燈開會,開展“熄燈秀”這樣的體驗活動,還需要扎扎實實的節能行動。對機關公共建筑浪費電能的現象,不僅要倡導,而且應該對如何節能作出剛性的制度安排。不僅每個公民要自覺履行節能責任,政府機關更應該成為節能示范。(胡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