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圍繞創新型城市建設,完成‘十大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建成‘十大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打造‘十大創新團隊’,推進‘222’引才工程”。青島市市長夏耕近日在青島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叫響“一號工程”,提出建設創新型城市新目標。 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資源節約型城市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青島市的‘一號工程’,通過突出企業主 體地位,加快科研院所引進,突破關鍵技術,取得網絡家電標準,液晶模組、數字電視芯片、高速動車組等重大創新成果。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2家,引進6家國家級科研機構,3家企業實驗室進入國家重點實驗室行列,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研究所奠基,中科院綜合海洋考察項目落戶青島。
???????青島市加快提高城市創新能力,轉變發展方式邁出新步伐。全面推動青島高新區建設,以高端化、集約化、生態化為目標,探索創新發展模式,把高新區建成全市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高新產業的集聚區,生態文明的示范區。高起點編制規劃,發揮核心區的引領功能,加快引資、引智步伐,增強自主創新技術孵化能力。推動青島嶗山科技城、即墨軟件園建設發展。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培育創新型企業,形成技術創新梯隊優勢。修訂青島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管理辦法和評價指標體系,加快對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的規范引導,探索產學研一體化新機制。依托國家實驗室、工程中心、研究所等各類研發機構,加快形成與重點產業發展配套的研發支撐體系。完成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的建設,開工建設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中海油、中石油加工工程技術中心等。加快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爭取大學科技園成為國家級孵化器。著重在家電電子、信息通訊、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技、生物技術、農業科技、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公共安全和人口健康十個領域,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并實現突破,以提升技術創新對結構優化、民生改善、生態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突出發展壯大軟件、新材料、高速列車3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培育半導體照明、數字化橡膠輪胎裝備、數字家電、新型硅基液晶顯示、新型紡織機械、生物質能源、海洋裝備與海洋種苗7個產業基地,使其成為青島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骨干力量。進一步優化創新環境,推進“222”引才工程,著力培育生物技術等創新團隊,建成東海岸教育實訓基地,規劃現代物流等4個基地,建立高層人才選拔任用和激勵保障機制。政府科技投入更多的支持技術成果轉化,加快服務平臺,實施標準化戰略,推動優勢技術成為國家、行業和國際標準。出臺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堅持發展品牌經濟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相結合,加快制造業結構調整,堅持產業集群方向和園區集約導向,做強主導產業、做大新興產業、做優傳統產業。從今年起,每年滾動推進100個投資過億元產業項目,培育壯大汽車、造船、家電、石化等主導產業,著力發展裝備制造、電子通信、環保等新興產業,優化提高鋼鐵、橡膠、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等傳統產業。鼓勵中小企業融入集群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