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山里娃上學有了“專車” 青島市嶗山區“民生工程”百姓共享
?????? 青島新聞網訊 日前,當王哥莊街道曉望小學的學生們看到八輛標著“學生用車”字樣的中型客車緩緩開進校園時,都高興地歡呼起來。作為青島市嶗山區政府2008年要辦的十件實事之一——“解決重點區域中小學生乘車難問題”正式啟動,在寒冷的冬季,嶗山區山里的孩子可以坐上安全方便的學生班車,安全、舒適的回家。王哥莊街道港東社區劉正波告訴記者:政府真是為我們做了一件大好事,從前孩子上學我們騎摩托車送,山區路難走還不安全,現在有了專車接送孩子上學,我們這回可放心了。
???????據了解,嶗山區為優化配置教育資源,實施了學校布局調整工程,很多山區學生從此離村到新學校上學,最遠的學生離校達15公里。由于客觀原因,山區缺乏公交線路,為了孩子安全,很多家長不得不用摩托車接送孩子上學,既影響家長工作又存在不安全隱患。為此嶗山區把解決重點區域中小學生乘車難問題列為2008年要辦的十件實事之一,該區財政每年將投入500萬元,租用56輛中巴作為學生班車,每天早晚負責接送學生。據了解,首批23輛學生班車已經上路,預計今年5月底前56輛學生班車全部“上崗”,使該區18所中小學的4350名中小學生受益,根本上解決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上下學乘車難問題,真正做到了關注民生、重視民生、服務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近年來,嶗山區堅持民生為重,重點解決事關百姓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富民優先,去年安排財政資金8億多元用于扶持發展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重點推進了嶗山茶地理標志管理使用工作,完成了5個水庫除險加固和12個社區自來水改造工程等一批水利設施建設,投資500多萬元對32個落后社區進行重點幫扶;2007年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510元,增長12%;全年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4800余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農村養老保險金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準有了提高,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達到全省領先水平。
???????新年伊始,伴隨著嶗山區開通學生班車的啟動儀式,拉開了嶗山區以人為本,切實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序幕:啟動實施居民安居解困工程,逐步解決農村社區群眾住房難問題;實施河道治理、水庫除險加固和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建設社會治安監控系統,增強社區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實施部分中小學校舍及安全設施建設工程。開工建設嶗山一中改建工程,在北宅和王哥莊街道新建兩處學生餐廳和塑膠運動場;實施供水管網建設工程,完善農村供水保障體系。鋪設曉望水庫至港東、窩樂水廠至五龍、流清河水廠至麥窯等供水管道,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完善農村供水保障體系;實施社區文化中心建設和體育健身設施示范點工程。新建、擴建30個達到市級標準的社區文體活動中心,建立36個社區體育健身設施示范點,完善社區文化體育設施功能,豐富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加強熱源設施建設,新增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建設東億供熱中心二期工程,新上2臺116兆瓦熱水鍋爐,并配套建設外部管網,新增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逐步滿足居民供熱需求;調整新農合報銷比例,為參合居民免費健康體檢,提高農村社區居民的醫療保障水平;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降低住院起付線,將各級定點醫院的實際報銷比例提高到35%;為40歲以上參合居民(自愿)進行免費健康體檢,進一步減輕我區居民的醫藥費用負擔;改造東海路人行道,加設無障礙設施 對東海路約4600米人行道進行改造,鋪設盲道,加設無障礙設施,完善奧帆賽場地周邊設施配套。 2008年,嶗山區百姓將共享嶗山經濟取得的豐碩成果。(青島新聞網通訊員 宋娜 欒紹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