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大學生暑期消費經濟賬:未進校門花掉幾千上萬
???????隨著高考錄取進程的推進,準大學生們的消費指數也在一路攀升。旅行社、電腦城、商場……這個暑期商家們針對準大學生推出的促銷層出不窮,與此同時,欣喜之余的家長們似乎也變得格外慷慨大方起來,錢袋的口子越開越大。
???????少則幾千多則上萬
???????以前結婚辦置嫁妝有幾大件之說,現在準大學生入學前也要辦置幾大件。
???????在西溪數碼港,記者遇到了正在購買MP3的小玲,她挑選了三星的一款機型,800多元。她告訴記者,同學間流行一句話,“手機、電腦、MP3是現代大學生必不可少的3件法寶”,要是沒帶這些東西去上大學就太土了。小玲之前已經新購置了一臺7000多元的筆記本和一部2000元的新手機。“我選的都是比較經濟實用的,品牌也不錯。”她說,班里不少同學都買了筆記本電腦,更多的則是添置了新手機。一部分同學以前沒有手機,讀大學了自然得買一部好方便聯系;另一些同學以前就有,但覺得舊手機過時了,“拿不出手”,所以在高考結束后紛紛換成新款。
???????電腦城的不少經營者也證實,每年暑假,學生群體是他們的一大“經濟增長點”,其中準大學生們的“出手”更是讓人喜笑顏開。因為他們一般都會一次買多件產品,比如優盤、手機、MP3、照相機等,少則幾千,多則上萬。
???????K歌旅游學車充電忙
???????高考結束后,也有許多準大學生選擇聚會、出游來放松身心。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的王哲遠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后,約了10位同學結伴去海南旅游,雖然來回一趟要花4000元,家長也欣然同意。考入首都師范大學的小琦同學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后,提議和爸媽一起去北京旅游,不僅能欣賞北京的風景名勝,還可以參觀即將生活四年的大學校園。家長覺得這個想法一舉兩得,就同意了女兒的提議,一家人去北京“考察”了一趟,花費近8000元。
???????據小琦介紹,除了旅游,她們同學間還時常聚會,通常就是去K歌,在KTV消費一個下午或是晚上總要兩三百元,大家輪流坐莊。
???????除了盡情玩耍,很多準大學生還不忘充電,有的學車,有的學跆拳道,有的學吉他,更多的則是報讀英語班。董立星畢業于杭州高級中學,整個暑假忙個不停,他自愿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雅思培訓,還有跆拳道班。雖然3000元的英語培訓價格讓家長有點吃不消,但一想到是孩子主動提出的學習要求,家長往往都會欣然掏錢。小董告訴記者,和他一個培訓班的二十幾位同學中,三分之一以上是準大學生。
???????給他們算筆經濟賬
???????記者對董立星所在的杭州高級中學的幾位同學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7名學生最近一個月平均消費6272元,最少的一位花了2400元,最多的一位花了10000元。這些費用還僅僅是大件的開支,比如手機、旅游、服裝、培訓等,一些零星的花費,比如購書、吃飯、逛街等均不在賬單之列。一位同學告訴記者,班里有些“富裕”的同學花得更厲害,有一位已經買了近3萬元的東西了。
???????一位學生家長很無奈地說,其實家里也不算富裕,但想想這些都是孩子今后大學生活需要的,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人前太寒酸,就當是獎勵他12年的苦讀吧。這位家長列出了兒子的購物清單,電腦5000元,手機2000元,服裝800元,旅游1000元,零花400元,一共是9200元。“再過一個星期就要給他辦置上學用的必需品了,我算算總要花個1000元。前后加起來就是一萬元,這點花銷說實在的和別人家比比不算多,但給我們家的壓力已經不小了。”
???????學生消費應該有度
???????對于準大學生們的“提前消費”,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不妥。大學輔導員宋老師說,目前高校寢室基本安裝了固定電話,圖書館、教學樓內也隨處可見卡式電話,教學樓內都設置了機房,學生上網也十分方便。MP3、手機、電腦等其實并非上大學的生活必需品。家長們應該借鑒西方“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做法,給他們營造一個合適的環境就行了,要讓他們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提前消費要不得。
???????一位小學校長說,手機、電腦、數碼相機等價格不菲,容易在同學之間產生相互攀比的思想,而且孩子不懂賺錢的艱辛,這樣的“提前消費”容易養成他們不肯吃苦,只會大手大腳花錢、貪圖享樂的壞習慣,影響健康成長。“有些家庭并不是特別富裕,但家長們還在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這不是在盡責,這是在犯錯。”這位校長說,適當的獎勵和滿足是可以的,但要有度。(郭雀屏 李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