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第18屆“中國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哈洽會)”以“共贏合作、共謀發展”為主題舉行了首屆“中俄汽車市場論壇”。8月1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黑龍江省商務廳、哈爾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了“2007首屆中俄汽車貿易合作論壇”。 [被屏蔽廣告]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兩個以俄羅斯汽車市場為主要探討內容的論壇相繼召開,充分顯示了俄羅斯在我國汽車出口領域的重要市場地位。
???????據統計,目前我國的整車出口地區呈多元化特點,中東、亞洲和非洲為我國整車出口的傳統市場,近年來我國對東歐的出口得到了大力開發,歐洲已經成為出口的市場之一,出口額1億美元以上的國家由2005年的3個增加到2006年的7個。2005年開始,俄羅斯成為我國汽車出口第一大國,增長特別突出。
???????近期,圍繞著中國汽車企業進軍俄羅斯市場受阻的問題,業界說法不一。記者就此采訪了出席兩個論壇的代表: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副秘書長傅培昭,商務部歐洲司副處長王勁松,以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國際合作與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陳效禹,長城汽車、奇瑞汽車的相關人士。
???????俄羅斯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第一大新興市場在“中俄汽車市場論壇”上,公布了這樣幾組數據:俄羅斯目前每1000人就有160輛汽車,汽車保有量大約在2000萬輛,其中半數車齡超過了10年,老化現象比較嚴重;目前俄羅斯汽車市場已經占據了歐洲10%的市場份額,并以每年10%的份額遞增;2006年俄羅斯共銷售了178萬輛小汽車,銷售額大約為191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了54.1%,如果加上俄羅斯進口的二手車,俄羅斯汽車市場的銷售總額為340億美元,銷量排名從世界第十上升到世界第八,從歐洲第六上升到歐洲第五;2006年俄羅斯汽車市場中進口車的銷售量達到了102萬輛,占俄羅斯汽車交易市場的75.4%;俄羅斯汽車市場現在每年缺口約為50萬~90萬輛,到2010年需求量將擴大到250萬輛。
???????在“2007中國俄羅斯汽車貿易合作論壇”上,王勁松介紹,俄羅斯有完備的汽車工業制造體系,上世紀80年代達到了高峰,2006年轎車產量已經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在乘用車領域,2006年,俄羅斯乘用車產量120萬輛。專家預計,今后3~5年俄羅斯汽車銷售仍會保持每年30萬~35萬輛的增長。在載重車領域,俄羅斯小噸位卡車在卡車市場保有量從上世紀90年代的25%上升至60%左右;中型卡車從70%下降到10%;建筑用中型卡車和中型自卸車的占有率為20%;長途運輸用重型牽引車占比超過10%。重型卡車是俄羅斯的優勢所在,8噸以上重卡在汽車生產中占有14%~15%的比重,進口車占據了28%的市場份額。據俄羅斯海關統計,2006年俄羅斯進口卡車5.4萬輛,出口4.7萬輛。二手進口車在俄羅斯進口重卡中占有近一半的比重。在大客車領域,每年俄羅斯大客車的市場需求約1.6萬輛,俄羅斯旅游大客車租賃市場也很興旺。
???????據陳效禹介紹,俄羅斯一直是比較好的市場,幾年前就有中國的零部件、整車企業向俄羅斯出口汽車產品,近幾年隨著兩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中國企業出口俄羅斯市場的勢頭也更加迅猛。
???????奇瑞汽車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從2006年年初發展至今,俄羅斯市場已經成為奇瑞汽車最大的出口市場,而且發展形勢非常好。據統計,今年1~6月,奇瑞汽車共出口俄羅斯約1.7萬輛汽車,增長率高達1100%。
???????長城汽車宣傳部部長商玉貴介紹,長城汽車從2004年進入俄羅斯市場,出口的產品以皮卡為主。今年1~6月,長城汽車共出口俄羅斯8000多輛汽車,同比增長90%~100%。
???????認證標準不同成立組裝廠受阻
???????據王勁松介紹,在俄羅斯市場,汽車不屬于許可證配額管理商品,進口車輛在通過認證并取得車輛型號批準書后,便歸入一般商品,只要公司章程允許,任何公司皆可從事該商品的外貿業務。俄羅斯對商用車的進口管理比對小轎車的更寬松,沒有保管地點的限制,也不征收消費稅,只征收進口關稅(分為5%、10%、15%、20%四檔)和增值稅(統一稅率為18%)。
???????在認證方面,俄羅斯的環保標準和我國非常接近。王勁松說,《關于對俄聯邦境內行駛的汽車有害(污染)物質排放的要求》規定:自2006年4月22日起,實行歐Ⅱ排放標準;自2008年1月1日起,實行歐Ⅲ排放標準;自2010年1月1日起,實行歐Ⅳ排放標準。
???????談到中國汽車出口俄羅斯目前所存在的困難,傅培昭認為,目前俄羅斯對我國生產的汽車的進口認證要求比較嚴,耗時比較長,主要因為俄羅斯是1958年《日內瓦協議》的參加國,俄羅斯1992年開始實施對機動車認證制度,其基礎仍然是1958年《日內瓦協議》規定的原則、規章和程序;而我國尚未加入《日內瓦協議》,因此俄羅斯認證機構不承認我國認證機構出具的相關證明,并要求我國出具樣車在俄羅斯當地的實驗室按照俄羅斯的標準進行實驗。根據俄羅斯的《交通安全法》及俄羅斯聯邦的規定,對用于交通運輸的車輛和相關的物件都要進行強制性認證。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成本,且人為因素比較復雜。
???????另外,據傅培昭介紹,目前中國有6家企業正在申請在俄羅斯建立自己的組裝廠,但是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礙。這主要是由于目前俄羅斯政府正漸漸收緊對中國汽車企業的產業政策,在俄境內中國汽車企業成立組裝廠的項目被一拖再拖,但整車出口并沒有受阻。
???????傅培昭認為,由于我國汽車產品進入俄羅斯市場勢頭非常迅猛,我國汽車商品物美價廉的優勢,對俄羅斯本國汽車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甚至有當地的媒體驚呼中國的汽車成為第二個紡織品服裝業,擠壓了俄羅斯的汽車市場。在這樣的因素作用下,我國汽車企業進入俄羅斯市場就不會一帆風順,所以要通過多方面的措施改善這種局面,并且防患于未然。但是,如果能在俄羅斯境內建廠、組織生產,可以直接進入俄羅斯的當地市場銷售,我國汽車企業在加大對俄羅斯汽車銷售力度的同時,也可以從單一的出口模式向在俄羅斯生產轉軌,實現本地化,爭取能夠享受俄羅斯優惠政策的同時,也為未來可能出現的技術壁壘創造解決條件。因此,我國也在不斷爭取獲得在俄羅斯建廠的資格。
???????奇瑞汽車的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奇瑞汽車在俄羅斯市場的優勢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奇瑞采取的是KD生產方式,在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地區擁有自己的全資子公司和生產基地,使其在生產成本和關稅上具有很大優勢,另外也使得產品更符合當地人的要求。
???????在中俄汽車合作方面,據王勁松介紹,中國越野車和中小載重車等商用車在俄羅斯市場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和市場需求。近幾年,一些中國汽車企業對俄羅斯出口和組織在俄羅斯組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來說,合作的規模不大,仍處于起步階段。
???????重質保量站穩腳跟改善局面
???????接受采訪的專家一致認為,在我國汽車企業積極開拓俄羅斯市場的時候,過去在出口中的慘痛經歷不應重演。
???????傅培昭提出了一些改善局面的建議。他說,一要加強自律和內部協調指導,避免惡性競爭。縱觀我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教訓,經常出現“冷”時無人開拓,“熱”時蜂擁而上的局面,甚至為搶奪市場不惜競相降價,不僅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降低了自身利潤空間,而且還為進口國采取貿易保護措施提供了口實。二要嚴把質量關。汽車事關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對其質量和要求十分嚴格,特別是俄羅斯本身就是汽車生產大國,具有比較完善的技術標準和法規政策,中國汽車進入俄羅斯市場更要嚴把質量關,消除俄羅斯消費者心中的疑慮,避免重蹈我國日用消費品當年涌入俄羅斯時的覆轍,給中國商品和信譽造成巨大的損害。三要加強技術服務工作,完善售后服務體系。四要樹立和宣傳品牌形象,提高產品競爭力。五要加強中俄之間的相互溝通,增進相互了解。
???????陳效禹認為,俄羅斯市場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中國汽車企業的產品會越來越多地出口到俄羅斯市場,因此,站穩腳跟、穩步前進非常重要。
???????商玉貴說,目前,長城汽車在俄羅斯市場的發展屬于“穩重型”,從進入俄羅斯市場以來,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已站穩了腳跟。他說,現在長城汽車在俄羅斯市場上追求的不僅是銷量,重點是系統地建立營銷體系、服務體系、零部件配套體系。另外,針對俄羅斯嚴格的認證標準,長城汽車采取了“糧草未動,認證先行”的積極應對態度,為長城汽車能夠順利出口俄羅斯甚至歐洲市場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