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小超市社區大布局
“近日,我們正在進行攤位的招租,等攤位出租量達到一定比例之后,我們將開始對外營業。”徐州路中段一家正在進行裝修的社區超市相關負責人表示。據調查,這種以社區居民為消費對象的小型超市正以較快的速度在我市社區深處繁衍生息。
就青島城市發展角度來看,在2004年,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跨國零售企業已經基本完成重點區域布局,2005年,利群、維客等青島本土大型零售企業又通過配貨和物流優勢在社區零售業“標準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但隨著社區居民生活個性化需求的的發展,本土小超市贏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24小時營業、超市+農貿等眾多新穎的服務形式讓本土小超市尤其連鎖超市獲得了社區大布局的機遇,而隨著一些支持社區超市發展政策的相繼出臺,社區小超市有望贏得更大的舞臺。
成長的樣本
記者以寧夏路和江西路之間的徐州路段作為調查對象發現,在這條不足兩站地的道路上,共有六家正在營業的超市,療供超市正在進行最后的裝修和招商。
在這些超市里,海濱超市和真誠超市都是我市社區小超市里的“連鎖派”,都有超過10家以上的店鋪,其中海濱超市還是24小時營業,另外有三家采用的是農貿和超市捆綁起來的經營模式。從整體來看,徐州路的超市經營業態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基本匯聚了所有的社區超市營業模式。
“社區超市的優勢在于方便而且價格相對便宜,是價格和方便程度的一個折衷方式。”家住青銅峽路的王小姐表示。記者以500毫升裝的雪碧作為參照物發現,普通街頭小賣店的零售價格為3元,甚至個別的可以賣到3.5元,大型超市的零售價格在2.2元,而幾乎所有的社區小超市的零售價格都是2.5元。
這種價格定位讓社區顧客既可以省去在大超市的排隊時間又可以獲得一個相對低廉的購買價格,這也是社區小超市即使扎堆經營也能生存的原因。
當然,這種小超市高密度生存的地段不只在徐州路,畢竟無論從居民量和客流量來看,北仲、浮山后、海泊橋、廣饒路等成熟居民區的商業熱度都要超過徐州路,甚至八大峽等西部居民區也成為社區小超市的必爭之地,記者在瞿塘峽路中段不足1000米的道路內就發現了三家社區超市,而實際上,這只不過是一條晚上8點之后就鮮有人跡的路段。
更大的舞臺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場,任何一波商業浪潮都離不開與此密切相關的成長土壤。2004年之前,外資零售業限制完全放開,原本空白的商業項目成為滋潤家樂福等巨頭們成長的土壤。也正是在那波浪潮中,家樂福、沃爾瑪、佳世客、麥德龍乃至后來進入的易初蓮花都建立了各自的勢力范圍。
從今天青島整體的商業布局來看,幾乎所有的區域都在這些大型零售企業的輻射范圍之內,在經歷普爾斯瑪特倒閉、市北佳世客撤離等事件之后,大型超市見縫插針的發展在短時間內已經基本不大可能。
在這種背景下,社區小超市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方面,隨著城市發展的進行,成熟社區需要為自己配套商業業態,另一方面,相對穩定的商業布局為小型超市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空間。這種雙方的需求成為小超市成長的舞臺。目前,在青島這種連鎖小超市有很多,益欣、真誠、金萬達、好易得等都有十幾家的連鎖店鋪,而且目前還在擴張。
當然,政策的導向扶持也至關重要,記者從市經貿委了解到,我市今年要在社區商業配置方面完成8種必備業態的配置,這其中就包括農貿市場、中小超市、便利店。據悉,我市年內建設示范商業社區21處,發展便民連鎖網點100處以上。這一政策完全可以讓處于市場弱勢地位的社區小超市謀求更大的市場。 (本報記者 門國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