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法律意義的高層調整之后,上汽邁向國際化的道路越來越清晰。來自海外的消息表明,上汽集團已經為其自主品牌榮威出口歐洲市場做好了準備,這比業界觀察家預計的時間要提前兩年。擔當這項光榮而艱巨任務的可能就是通用中國前董事長、上海汽車新任執行副總裁墨菲,他同時也
是上汽在韓國雙龍汽車的董事代表。
5月8日,上海汽車發布公告稱,聘任陳虹擔任公司總裁,墨菲擔任公司執行副總裁。此前,兩人分任上海汽車原控股股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和執行副總裁。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上海汽車為陳虹與墨菲正名的同時,從韓國與歐洲分別傳來消息,上汽自主品牌榮威明年將貼上雙龍的商標出口歐洲。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雙龍汽車5月1日在韓國宣布,上汽自主品牌“榮威”從明年開始將以雙龍品牌在歐洲銷售,并將從2010年開始,通過榮威品牌的銷售網銷往歐洲,以取代雙龍品牌。報道指出,將出口到歐洲的榮威是在上月亮相上海汽車展的W2概念車,這是上汽自主研發的一款轎跑車型,而不是從羅孚手中買來正在市場銷售的榮威。榮威W2預計年底前將會在中國市場推出。
榮威的意思大致是“光榮的威力”,上汽希望憑借這一車型樹立起高端的品牌形象,并以此顯示出上汽在中國汽車行業中的威力。
此前有消息表明,上汽會將這款車貼牌雙龍出口到歐洲,但這一說法遭到了上汽的否認。現在看來,或許是上汽對早已落伍的羅孚75的仿制品能否打開歐洲市場缺乏信心,或許可能還是對同出一門的南汽名爵有所防范,因此讓上汽放棄了這個打算。
不過,對于榮威W2明年是否會貼牌雙龍出口到歐洲這一說法,上汽不愿向《財經時報》發表意見。
但歐洲的經銷商證實了榮威將貼牌雙龍出口歐洲市場的說法,荷蘭Kroymans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可能從明年底開始通過其位于德國、比利時和荷蘭的170家雙龍經銷商在歐洲銷售榮威車。Kroymans公司首席運營官Milco
de Vries說:“我們在這些歐洲國家已建立起雙龍汽車的經銷商網絡,因此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好機會。” 意大利最大的私營進口企業Koelliker
集團發言人也說:“我們將從2009年開始在意大利、奧地利和匈牙利銷售榮威車。”
雙龍汽車是上汽2004年10月收購的,為韓國第四大汽車企業,2006年實現整車銷售121196輛,主要生產中高檔越野車和房車,在上汽缺乏的柴油技術上具有較強的實力。
在上海車展期間,雙龍攜愛騰、雷斯特II、路帝、08款享御、Wz概念車等5款車亮相,基本完整覆蓋了整個中高級SUV產品鏈。并突出宣傳了其在柴油技術方面的優勢,雙龍汽車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已在柴油發動機技術領域奠定了世界級的領先地位,無論從技術品質、消費需求、環保節能等各個方面都達成了人、車、自然的完美和諧,完全符合本次車展以及市場趨勢的大主題。”
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雙龍汽車中國營銷部相關人士告訴《財經時報》,剛剛進入中國市場僅一年多的雙龍汽車,在2006年已經發展到46家經銷商,銷量達到2千輛。
由于利好頻出,加之雙龍汽車的業績有所好轉,雙龍汽車股價最近在韓國股市漲勢如潮。截止到4月27日,雙龍汽車的股票收盤價達到6700韓元,如果從今年1月23日的最低價4400韓元算起,漲幅高達52.27%,與上海汽車股價同期漲幅相比毫不遜色。
雙龍汽車2007年一季度報表顯示,其凈利潤為93億韓元(約1000萬美元),經營利潤為279億韓元(約3000萬美元),這比業界預期的扭虧時間至少提前了一個季度。有證券分析師預計,雙龍汽車今年將給上汽帶來1.46億元的利潤。
不僅如此,雙龍汽車4月21日還在韓國公布中長期發展戰略稱:“將和母公司上汽集團在中國建立合資企業,最晚在2011年以前開始投產。”按照雙龍的計劃,到2011年將雙龍汽車的全球總銷量增加3倍,并將起用5個全新的汽車平臺,生產5款轎車和改良4款SUV車。公司計劃在5-7年內在全世界推出30款新車。
業界分析人士認為,在榮威銷售網絡尚未建立的背景下,貼牌雙龍商標出口歐洲,表明上汽急于進入國際市場的迫切心態,同時也顯示出上汽對雙龍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信心,這也可能帶動雙龍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并為其國產化后的市場開發埋下伏筆。但這一切要看榮威登陸歐洲后的市場表現,身兼多職的墨菲重任在肩。(記者
高斌)
責任編輯: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