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海國際車展余溫猶在,新車市場迎來又一個高潮的時候,二手車市場最近兩個月高達40%以上的增長,卻硬生生地搶下了不少的風頭。
北京舊機動車交易市場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四月份,北京二手車的交易量再創新高,同比增長達到了40%,而這樣的增長速度已超過了今年新車
難得好形勢下的增速。
在全國其他的城市,像廣東、浙江等地今年前幾個月的二手車交易量增速也已經超越新車。有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同比增長30.62%,比國產新車銷量增長率高出4個百分點。
數據表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成熟汽車市場用了幾十年才完成二手車銷量超過新車的記錄有可能被中國突破,而中國這個時間表可能還不到15年。新華信汽車研究部總監郎學紅預測,到2010年,國內二手車交易量有望達到或超過新車銷量。
千億元蛋糕
“目前,北京汽車市場上,新車平均每月銷量3萬輛左右,二手車平均每月銷量在2.5萬輛左右,數量相差不大,并且差距還有逐步減小的趨勢。”剛剛在黃金周舉辦了置換節的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蘇暉,現在對二手車市場的研究頗深,“二手車是未來盈利的熱點和重點。”像當初決定在這個中國老字號新車市場大舉開辟二手車業務時一樣,蘇暉認定二手車市場前景廣闊。
正如老辣的蘇暉所預測的那樣,很多專家與其持有相同的觀點,并預測2010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量將超過400萬輛,交易金額將超過1400億元。如果加上由此衍生的二手車貸款、售后服務、廣告,二手車產業價值將在2008年或者更早就超過千億元。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算了一筆賬:在汽車價值鏈中,汽車制造的利潤占10%左右,保險、信貸等占到20%左右,汽車銷售的利潤占30%左右,剩余的則是汽車維修的利潤。而其中新車的銷售利潤只有2%-3%左右,舊車的銷售利潤則占到27%-28%。這樣算來二手車將分享到除汽車制造以外主要的利潤。
蘇暉還說:“沒有二手車的汽車經營將是一個功能上的缺失,除卻豐厚的二手車利潤,二手車的銷售將成為汽車市場飽和狀態下,促進新車銷售的有利武器,也是把一個汽車經營店盤成一潭活水的重要因素。”
在新車利潤日益下滑之中,全國近700萬輛汽車保有量的溫床里,“二手車”這塊蛋糕不僅很大,而且看上去越來越香甜。
商機顯現
“誰還沒有做二手車業務?”這恐怕成了現在各汽車經營實體中最難覓的影子,經銷店、新車市場無一例外地展開二手車業務;51Auto、273二手車網、易車優卡網等與二手車聯姻的網絡正吸引著風險投資者們的目光,實體與網絡結合的“攜程式”財富在二手車上空隱現。
一個價值上千億元的市場已經躥紅,相關產業鏈前所未有的商機正在敞開。
“二手車并不是破車,在市場里多新的車都能買到,而且再賣也賠不了多少。”
消費者這樣的理念轉化,比一兩個短暫的購車高峰,更令舊機動車經營公司們高興。“這才是真正的商機,而且最近兩年交易市場的舊機動車經紀公司越來越多,很多原來做新車的朋友和新車的經銷店,都也開始轉手做二手車。”已經有了多年二手車經營歷史的北京奧利奧經紀公司老板鄧松在享受掙錢的同時,也在緊張地看著各種各樣競爭對手的來臨。
一位有著新車銷售、維修經驗的二手車市場“遲到者”高某則告訴記者,他正打算開一個可以修多種車型的二級修理廠和申請注冊一個舊機動車經紀公司,“我打算給我銷售出去的二手車多提供一個半年的保修,以及給市場上二手車提供后續打折維修的服務。這樣二手車最大的兩塊利潤——差價和維修我都能得到,而且可以互相帶動。”
除了這樣的傳統經營,眼毒的汽車廠家早就開始的二手車置換業務也在最近的一年迎來高潮。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廣州本田、一汽豐田等幾乎國內所有的合資廠家都在其4S店開展起二手車的業務。“一方面賺取銷售和維修的利潤,更多的則是通過置換來增加新車的銷量。”達世行誠新二手車部主管黃碩告訴記者。
而國內老牌的新車交易市場,也都建立起二手車業務。亞市從搬新家后,二手車業務的宣傳一波接著一波,并且蘇暉希望未來二手車業務能夠占到亞市總體業務的40%。中聯、北方等有形汽車交易市場,二手車業務都是不可或缺的重點。
除了國內實體經銷商們的熱情外,不同形式的國際二手車巨頭也紛紛搶灘中國市場。有著國際經驗的艾普二手車,早在2005年便成立的艾普舊車經營公司,開始連鎖經營二手車業務。全球最大二手車拍賣公司美瀚國拍已經在去年底落戶上海,集合廠家信息進行拍賣。
與此同時,二手車市場的大容量、高度信息化,以及所處的炙手可熱的汽車制造業的眾多特點,讓其正在成為利用互聯網改造傳統垂直性行業的新企業模式。一大批基于網絡等媒體的二手車經營者們,51Auto、易車優卡網等,正在被“眼毒”的風險投資者們看好,不斷獲得融資。
“現在二手車的各經營模式間根本都還談不上競爭,能夠占到1%規模的企業都還沒有出來。可以說,蛋糕才僅僅開發了一個邊緣,更多的商機都會在未來幾年展開。”全國最大的二手車交易網273總裁鄧衍朗認為。
仍需規范
雖然現在的二手車市場分外紅火,投資者們似乎都蓄勢待發,但二手車市場仍需繼續規范。
國際汽車產業發展的經驗表明,新型汽車市場必須建立在規范有序的二手車市場的基礎之上。但在二手車和新車都開啟比較晚的中國汽車市場,新車的熱銷曾一度掩蓋了二手車的種種弊端。而且,此前中國的二手車經營模式仍處于非常單一而且秩序混亂的狀態。評估隨意性、信息不對稱、缺乏服務意識“等陳規陋習已經根深蒂固。很多不敢購買二手車的消費者最擔心的就是購買二手車信息的不對稱,”或價格,或車型的真實車況都有可能被騙。“寧可多花幾萬塊錢,張先生仍然愿意購買新車。
此前,中國已經出臺《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二手車交易規范》等,對二手車的經營進行規范,像實行全國統一的發票制度等。同時放開市場,對二手車的經營準入門檻有了很大程度的放開。
但這種規范效應還沒有顯現出來,“中國二手車市場的規范和誠信之路才剛剛開始,”提到二手車交易,賈新光指出,“建立完善的評估體系是非常重要的。”
正常二手車評估程序應該是非常透明的,通過二手車鑒定評估這一技術手段,可以讓消費者了解車輛的技術狀況、價格、行駛距離、修復經歷等信息,從而提高用戶對二手車的信任度,達到活躍二手車流通的目的。(特約記者
景春)
責任編輯: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