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職師資建設:中職教師培訓模式亟待突破
課程開發能力弱、專業技能不足是當前中職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
編者按
不久前,教育部和財政部下發《關于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的意見》,啟動了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這標志著我國職教師資隊伍建設將邁上新的臺階。
近年來,各級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但由于諸多因素,職教師資隊伍仍然是當前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突出環節。中職師資隊伍建設現狀如何?改革應從哪些方面突破?本報從今日起開設“關注中職師資隊伍建設”欄目,陸續刊登一組報道,敬請讀者關注。
“這份企業調查問卷是由您直接填寫呢,還是讓我們的教師到您公司進行調研后再填?”記者日前到北京市教師培訓項目校之一——北京市商業學校采訪時,剛見到該校旅游專業的唐錚老師,她就風風火火地遞上一份厚厚的問卷,原來,一直忙于確定培訓方案的她把記者當作某酒店的管理人員了。
一場小小的誤會,讓記者見識到了職校教師對待培訓的投入和忘我。一直以來,依托于各級教師培訓基地,通過學歷教育或短期進修的方式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是中職教師培訓的主要方式之一,可如今,這種傳統方式卻面臨著新的挑戰。
專業課教師難尋培訓機構
北京市教委年前曾對全市職業院校教職工隊伍進行調研,結果發現了兩個明顯問題:一是部分教師沒有系統接受過教育理論與方法的培訓,教育教學能力相對較低,尤其是課程開發能力弱,很難根據企業需要將新知識、新技術融入教學中;二是專任教師學歷層次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截至2005年年底,全市中職學校專任教師1萬余人中,碩士以上學歷僅占4%,職業發展潛力受到限制。
課程開發能力弱、學歷層次低,是當前中職教師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北京市教委委員吳松元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就是專業課教師培訓機構的相對缺乏,這直接影響了職業院校的教師隊伍素質。據了解,目前北京市高職和中職的基礎理論和文化課教師培訓已納入高校和中小學教師培訓體系,基本上能滿足教師發展的要求,但占專任教師總量57%的專業課教師的培訓工作非常薄弱,一直缺乏專門針對專業課教師開展培訓的基地。
不僅北京如此,東北師范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對分處我國東、中、西部的浙江、山東、吉林、河南、貴州5省的8個縣市的調查表明,2004年至2006年間,這些地區只有26.7%的職高教師參加過地、市級以上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30.3%的人從未接受過任何培訓。
種種跡象表明,對于很多渴望得到提升的中職專業課教師來說,能夠接受系統培訓的機會仍然稀缺。
追求學歷忽視技能提高
除了參與培訓的機會少之外,培訓形式單一、培訓內容與教學實際脫節等也是一些職業學校教師反映比較多的問題。
“我們進修的一個劣勢就是不能提高專業技能,只是提高學歷教育。這個學歷教育專業與所教專業以及過去所學專業未必對應,很多時候不能對應。所以,職業類學校教師的進修多為‘提高學歷’,而不是提高‘專業技能’!奔忠晃宦毟呓處熣f。
采訪中多位職校教師表示,教師培訓存在一味追求學歷達標、忽視內在質量的問題,而實際上他們更需要的是提高專業技能。例如,有的教師教汽車修理,但從來沒有過修理汽車的經驗。加上教師實習基地缺乏,離國家在此方面的要求差距較大,所以授課只能是紙上談兵。
對此,北京市教科院職教所副所長吉利認為,目前職業學校的教師素質與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這種差距在他們入職時就存在,但主要不是由學歷造成的,因為現在職校教師以中青年為主,學歷基本能達到本科,但專業能力不夠,即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不夠。
“尤其是現在職業學校的教學體系由‘學科體系’向‘工作導向’轉化,教師專業能力不夠的問題就更突出了!奔f,要彌補差距得靠職后培訓來完成,但目前的職后培訓除了“量”上不足外,更主要的問題在“質”上。她認為,職教教師成長與學生成長一樣,最重要的能力要通過直接經驗獲得,必須改革以往單純靠課堂授課、聽講座的培訓方式,才能培養出實踐型的師資人才。
科學指導模式創新投入到位一個都不能少
“師資提高是中職教育發展的關鍵一環,特別是中職大規模擴招以后,必然帶來質量問題。教育部今年開展的中職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可以說是抓住了問題的要害。”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教育學院院長劉合群認為,要提高中職教師素質必須解決幾大問題。
首先要有先進、科學的職教教師教育的理論指導,這是職教的弱點。其次,培訓模式上必須打破普教師資培訓的桎梏,F在舉辦的各類中職師資培訓,從面上看是重學歷、重特色,但與中職實際相去甚遠。此外,中職教師培訓的組織機構創新方面要有新舉措,應該與企業、行業建立實質性的管理關系。比如高級數控機床要幾千萬元,學校肯定買不起,如果和企業合作就可以利用企業的資源。同時,經費投入要到位。所謂的“到位”不是到學校的位,而是到教師的位,真正用在教師身上。
針對當前專業教師培訓資源嚴重不足,而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亟待提高的矛盾,北京已經率先決定“十一五”期間投入1.5億元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工程,其中,“教師培訓基地建設計劃”尤為重要。吳松元介紹,北京市將建立10個左右專業性職業院校教師培訓基地,包括商貿與旅游、加工制造、交通運輸等7大類,與北京市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結構基本對應,屆時對專業教師的覆蓋率將達到80%以上。
另外,劉合群還建議,要充分發揮高等學校在培訓中職教師方面的作用,F在54個國家級職教師資培訓基地主要集中在師范院校、高職高專學校里,如果能利用其現有的一些實驗室、實踐條件以及成熟的產學研結合平臺,幫助中職進行師資培訓,會對計劃的實施起到提升作用。(本報記者 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