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退學網"現身網絡 高校保送生也面臨退學
據錢江晚報報道,浙大城市學院80名學生面臨退學,學校設立“西點軍校班”嚴格監管那些學業放松、缺乏自律的學生,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社會關注。學生考上大學后因缺
乏自律、學習放松而跟不上學業,導致退學的事逐年增多,網絡上甚至出現了“中國退學網”。
記者走訪部分在杭高校,統計數據顯示,一般高校一年有五六十人退學是平常事。某高校,即使退學程序被改為“勸退——留級——二次勸退”,在尚未結束的這一學年中也已經有40人被退學。個別學校甚至一年退學人數要達到三四百人。被退學的學生中,不乏當年高考中的高分考生,甚至包括保送生。
連續兩年勸退70多人的上海大學校方認為,這些學生遭退學的主要原因并不在學校,而在于他們進入大學后不能適應新的自主式學習方式。很多學生以為從千軍萬馬中走過獨木橋,進了大學之后,就可以“盡情享受”,失去了學習目標和動力后不思進取。
在“中國退學網”上,登錄的有來自包括名校在內的各個大學的退學生。網名“靡靡”的大學生在中學總是第一名,可“現在大三的第二學期開始了,我又開始迷茫起來,9門專業課的補考等著我。進入大學,我從未認真學習過,心完全是散的,曾經擅長的英語也從此荒廢。”她說中學時的努力完全是被逼的,為了討好家長。“現在我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被散漫的天性拉下水還是怎么的。”
在網上,記者看到因為退學后無處可去,類似華中科技大學學生周劍那樣幾進幾出的人不在少數。網名為99311888cs的學生說,他2001年考進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一學期后退學,然后又復讀4個月,又退學。2002年再考入湖南大學,2005年又退學。
學計算機專業的“色色”說,“我以前一直是一個很乖的孩子。都是父母說什么就是什么,曾經學習很好,可現在休學在家。其實我根本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只是一個單純快樂的學生,因為一切都有家人照應,自己玩耍也無所謂。”
浙大城市學院張保應(化名)在留學一級后還是退學了。離校那天,最傷心的是他媽媽。為了讓兒子能過關,她不惜放棄了諸暨的珍珠生意,跑到學校旁邊租了一個小房子,整整一個學期天天管著他,張保應的成績明顯提高。可她一走,“紅燈”又掛上了。浙大城市學院“西點班”也驗證了這一點:進入“西點班”的新生,高分考生比普通班學生多一倍。
這并非一個高校面臨的現象。大學生,難道真的還需要像中學生那樣來管嗎? (俞熙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