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C-NCAP第一次碰撞結果尚未公布,就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guī)程)在中國全面啟動半年多來,從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引人矚目。據(jù)實施此項目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關專家介紹,自今年第一款車型于3月中下旬進行碰撞試驗的消息公布后,打電話
咨詢的媒體、廠商和消費者絡繹不絕。
“這個評價規(guī)程的最大特點,是讓普通消費者有了知情權。一款新車上了國家公告,雖說有了上路資格,但消費者并不了解這款車的安全系數(shù)究竟是60分還是90分,而C-NCAP把這個分數(shù)告訴了消費者。”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安全碰撞實險室專家說。
據(jù)介紹,2007年度,C-NCAP的評價結果將改為按季度發(fā)布,全年發(fā)布4次,第一季度的車型將在4月下旬宣布,測試車型為3到5款。同時,在車型的選擇上增加了SUV,對于微型車的測試數(shù)量也將增加。最近剛剛通過碰撞試驗的車型,是長城汽車的一款旅行車。
高價不一定能買來高星
2006年,部分車型的C-NCAP碰撞結果公布后,各種不同看法和猜測紛至沓來。有人提出異議:“花不到5萬元所買的吉利與花近40萬元所買的皇冠,其安全性怎么會有可比性呢?”
在此前的碰撞中,吉利獲得了二星,而皇冠獲得了迄今為止惟一的五星級。由于兩車的碰撞結果恰巧在同一組發(fā)布,使一些人產生了誤解。
汽研中心的專家通過《財經時報》解釋說,碰撞車型的星級跟車型本身沒有什么關系。所有的車型其實都是同一個標準,不可能專為低檔車單獨設立一個標準。就是說,花3萬元買個五星車、花30萬元買個三星車,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在歐洲和日本,都有過低檔車碰出高星級的事例,同時,也有中高檔車碰撞成績較差的時候。“不管是多少錢的車,只要同樣得了三星,它們對人的保護程度就都是一樣的。”專家舉例說。
是花5萬元買三星車值,還是花50萬元買五星車更劃算?專家的看法是,兩者沒有可比性,因為除了安全,消費者在買車時還取決于其他方面的因素,應該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決定,而不可能僅僅考慮安全性。
《財經時報》記者也發(fā)現(xiàn),從消費者的角度看,無論是3萬元還是50萬元,所花的錢不單單是為了買個三星或者五星,還包括其他許多方面,如配置高低、舒適性、油耗等。但多數(shù)消費者表示,在同樣價格的前提下,如果一個是三星一個是四星,那就肯定會考慮購買高星級的車型。
二星級也能達到國家標準
在吉利碰撞測試獲得二星級之后,有些人認為該車的安全性不好,達不到國家標準。而專家的回答是:不一定。如果企業(yè)的生產一致性好的話,那么能買到的車應該滿足國家的標準要求。達不到國家標準是上不了“公告”的。就不能銷售。
有關專家為此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國家標準就好像高中畢業(yè)參加考試,只要通過就可以發(fā)畢業(yè)證;而C-NCAP碰撞試驗相當于高考,題量又大又難,考得好可以上清華、北大,考不好便什么學校都考不上,都是憑分數(shù)高低錄取。
不過,碰撞的星級越低,車輛的保護效果就越差。也就是說,得分低的車型,發(fā)生重大傷害的概率比較大。如有的車型,其碰撞結果頭部為零分,說明碰撞后頭部受到重大傷害的可能性比較大,其他部位如腿部、腹部都是一樣道理。
中外品牌誰更重安全
此前,一些消費者憑感覺認為,自主品牌的碰撞結果不會太理想。然而,在去年年底的碰撞測試中,奇瑞、比亞迪的車型均獲得三星級,這給人們一個意外驚喜。
資料顯示,國外NCAP在實施初期,很多車型是一星級,從這點看,自主品牌的碰撞結果并不令人失望。據(jù)有關人士透露,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開始關注,并下功夫提高這方面技術水平,即使一些中低檔車也都配置了安全氣囊。
據(jù)分析,從一定程度上說,整體技術含量比較低,是自主品牌汽車價格低的主要原因,也是與合資品牌的差距所在。因此,其碰撞結果與合資品牌相比有差距也在意料之中。但業(yè)界人士的普遍看法是,這個差距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通過努力很快就能趕上。
出乎意料的是,C-NCAP碰撞對車輛安全系數(shù)相對較高的合資品牌更有沖擊和促動作用。前些年,一些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時,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對車型進行了改裝,主要是縮減了配置。實施新車評價規(guī)程后,這些合資公司看到了新游戲規(guī)則的嚴酷性,為了能得到較高的星級,他們不得不考慮增加相應的配置,以免自己的品牌受到影響。
這也是C-NCAP出臺的初衷:促進業(yè)界的技術改造,提高國內汽車的安全水平,降低交通事故帶來的社會成本。
責任編輯: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