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的土地增值稅清算政策正攪動房地產市場進入一輪前所未有的深層動蕩。盡管地方清算細則多數未出,但開發商應對之策已經啟動。
1月25日,國稅總局公布《關于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房地產開發項目在銷售結算時嚴格按超率累進稅率,征收
開發利潤30%至60%不等的土地增值稅。政策一出,房地產開發界一片嘩然。在房地產股短期暴跌后,開發商進入了對策研究期,“毛坯轉裝修”是開發商對策代表之一。
毛坯轉精裝修
據媒體報道,為應對土地增值稅清算政策,上海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將開盤時間向后推遲了近三個月,“本來要在春節后推出的新盤有了大變化,將由毛坯房緊急轉為裝修房,銷售價格也將隨之變化。”
根據土地增值稅征收原則,房產銷售價格減少開發成本的所得利潤是計稅基礎。因此,想盡辦法增加成本成為開發商減少稅負的有效途徑。“比如普通公寓房平均每套的裝修成本是10萬元,開發商可能會把裝修費計成30萬。這樣就有效增加了開發成本,以減少賬面利潤。”
具體做法是,開發商找一個關聯裝修公司,或成立自己的裝修公司,以便于簽定高價裝修定單。甚至有開發商成立自己的貿易公司,以從海外采購電梯等設備為由,增加成本支出。關聯企業的意義在于高成本支出最終仍然流回開發企業。
房價或許變化
除了變相提高成本外,開發商的其他對策與房價有關。部分開發商可能將把稅費轉移至房價,通過抬高價格支付土地增值稅,但因為購房者心理預期“看跌”,開發商單方面調高房價未必奏效。另有開發商表示可能通過降價促銷方式快速回籠資金,以避免未來可能增加的成本風險,這一做法等于將開發商交給政府的稅負轉變成了讓利消費者。“但這些還需要進一步的準確評估。”
資金鏈受威脅
令開發商如此恐懼清算的原因是土地增值稅巨額的成本支出。征收增值稅對原來項目并無沖擊,但原因在于,這些項目的利潤往往已經被開發商設定成為第二個已經啟動的項目的成本,如果開發商不想辦法避稅,就會導致第二個項目的資金鏈斷裂,最終不得不停滯或轉手。這正是土地增值稅對于開發商來說的致命打擊。一些業內人士介紹,大多數開發商預計增值稅清算將嚴格執行,開發商因此在資金鏈前景上普遍悲觀。
據《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