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十一五”良好開局
青島去年實現生產總值3206億元
本報訊 昨天,市統計局召開2006年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指出,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
展觀統領全局,
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認真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
宏觀經濟保持適度較快增長。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3206.58
億元,比上年增長15.7%,增幅較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83.95億元,同比增長0.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677.17億元,增長17.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345.46億元,增長16.2%。三次產業的比例關系由2005年的6.5:51.9:41.6,調整為5.7:52.3:42。
農業生產保持穩定。2006年,全市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部署,不斷加大農村投入,促進了農業穩定發展。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303.93萬噸,由于旱情所致比上年減少3.5%。蔬菜、肉類等副食品不同程度增長。郊區五市首次全部進入國家統計局評比公布的全國百強縣,排名均有較大幅度提升。
工業生產與效益實現協調發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472.8億元,比上年增長23.1%,同比回落6.3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5190.8億元,增長21.8%;實現利稅總額411.9億元,增長25.3%;實現利潤總額192.38億元,增長27.0%。
服務業發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2%,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交通運輸業全面發展,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2.24億噸,增長19.8%;集裝箱吞吐量完成77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2.0%;航空貨郵吞吐量完成10.1萬噸,增長13.9%;航空旅客吞吐量完成637.8萬人,增長14.9%。金融保險業快速發展,實現增加值87.56億元,增長32.2%。旅游業強勁增長,全年旅游總收入325.2億元,增長26.7%。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全年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85.7億元,比上年增長19.8%,同比下降25.8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5478個,新開工項目4305個,竣工項目568個;在建項目計劃總投資規模3396.2億元,增長23.2%。
消費市場活躍旺銷。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06.67億元,比上年增長16.3%,同比增速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吃、穿、用的消費品零售額分別達到380.92億元、190.83億元、434.92億元,分別增長14.9%、17.2%、17.1%。
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不含中央、省屬公司)總額365.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0%。其中出口216.5億美元,同比增長23.1%。全市外商直接投資36.58億美元,與上年持平;平均單項實際外資額261.9萬美元,是上年的1.8倍,引資質量穩步提高。引進內資實際到位資金318.5億元,增長23.1%。
財政收入較快增長,金融運行平穩。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25.8億元,比上年增長2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36.8億元,同比增長16.6%。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401.54億元,比年初增加553.24億元。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801.4億元,比年初增加573.3億元。
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繼續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8元,比上年增長18.6%,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是近十年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546元,增長12.7%。
市場物價保持穩定。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0.9,比上年上漲0.9%,增幅下降1.4個百分點。全年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5.8%,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1.08%。商品房屋價格漲幅逐步回落,房價由一季度上漲7.8%,回落到全年的6.9%。
(本報記者 劉芳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