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巨資經營十多年一步失策全盤放棄
日本探月計劃失敗教訓慘痛
【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近日宣布放棄已苦心經營10多年的“月球-A”探月計劃,原因是這項計劃中探測器與著陸器的開發嚴重脫節,致使探測器嚴重老化,無法發射。
一步
走錯,滿盤皆輸,這聽上去雖有些“荒唐”,但“荒唐”的背后暴露出日本航天研究領域的諸多問題。
該計劃主要內容是在1995年度發射月球探測器“月球-A”。這一探測器計劃攜帶兩個穿透式著陸器。探測器早在1996年度就已開發成功,而決定這項探測計劃能否順利完成的兩個關鍵著陸器的研制卻陷入僵局,如何使著陸器承受住扎入月球表面時的劇烈沖擊等技術難關遲遲不能攻破。經過6次延期,花費200多億日元(約合13億元人民幣)后,著陸器技術難題終于得到解決,但在倉庫中沉睡10余載的探測器已嚴重老化,無法再發射。
應該看到,整個“月球-A”探月計劃的安排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性。負責該計劃的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介紹說,探測器的研發和制造技術較為成熟,但著陸器的研發技術則比較前沿,研制過程中事先難以預料的技術難關也比較多。如果先進行難度大的著陸器研發工作,然后根據研發工作的進度再決定是否啟動整個項目,則可以避免目前并行開發兩種技術所帶來的嚴重后果。
急于求成、強行推進是導致這項計劃最終“泡湯”的更深層原因。在“月球-A”計劃運行之初和運行過程中,負責評估工作的有關機構都意識到探測器和著陸器并行開發可能存在隱患。但考慮到該計劃在科學和技術層面上的重要價值,以及計劃一旦成功可能會給“屢敗屢戰”的日本航天業所帶來的巨大振奮,日本有關部門還是決定繼續推行這一計劃,而沒有適時對其進行調整。
面對“月球-A”探月計劃中暴露出的種種問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已經表示要總結失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責任編輯 劉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