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住房建設工作會議,全面部署今后一個時期我市住房建設的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這次會議,是我市住房建設工作提出新思路、采取新舉措的一次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夏耕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他要求各級黨
委、政府要從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高度,統一思想認識,加強住房建設,造福人民群眾。
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崔錫柱,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書堅,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宗和出席了會議。副市長羅永明代表市政府與市內四區區長簽訂目標責任狀,副市長胡紹軍主持了會議。
夏耕指出,“十五”以來,我市全面落實國家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采取措施不斷加大住房建設力度,初步建立起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限價)商品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的多層次住房供應保障體系,人民群眾住房條件逐步改善,困難家庭住房問題有所緩解,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在住房建設和消費中還存在部分居民住房條件較差、住房供應結構不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滯后、市場管理相對薄弱等問題,與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與人民政府的職責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夏耕強調,住房建設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它已經成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它又成為促進社會公平、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住房問題既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住房問題解決得如何,直接體現我們順應民意的誠意,直接反映我們體恤民情的程度,直接影響我們關注民生的成效。各級黨委、政府要從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把加強住房建設作為造福人民群眾、促進和諧發展的根本要求,作為轉變政府職能、建設責任政府的迫切需要,作為落實國家調控政策、實現科學發展的實際行動。要充分認識到住房這一商品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由市場機制調節,政府必須有所作為。要以對人民利益的負責精神,以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以對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不懈努力,切實擔負起保障人民群眾基本住房需求的職責。要重視住房的社會保障職能、公共服務功能,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早日解決人民群眾“住房難、住房貴”的問題,使廣大群眾的住房狀況盡快得到明顯改善。
夏耕指出,今后一個時期我市住房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人為本,把改善民生、共享發展作為住房建設的基本出發點和立足點,更加注重住房供應的社保功能,更加注重住房政策的公共效應,全面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健全體系,增加供給,穩定價格,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較為滿意的住房保障和住房條件。2007年,要通過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住房的供應和控制住房銷售價格,努力實現“兩改、兩增、兩低、一穩定”的目標,即改造舊城區、改造城中村;增加廉租住房保障戶數、新增租賃住房保障方式;新建住房銷售價格增幅低于去年、普通商品住房銷售價格低于去年;經濟適用住房價格保持穩定。
夏耕強調,我們確定的目標是令人鼓舞的,任務也是艱巨的,在具體推進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對此,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市政府與市內四區政府簽訂了改造目標責任狀,就是立下了“軍令狀”,各區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確保責任目標的完成。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像抓經濟發展一樣抓好住房建設;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建立高效協調的工作機制,形成協同作戰的工作格局;要注重引導,搞好宣傳,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定期公布住房建設的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要通過我們的努力,使廣大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對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的堅定決心,切實感受到各級黨委和政府解決群眾住房問題的負責態度,切實感受到青島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帶來的顯著成果。
據了解,“十五”以來,我市共建設經濟適用住房435萬平方米,解決了4.64萬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對3377戶低保家庭實施了廉租住房保障,基本解決了人均住房使用面積6平方米以下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住房困難。“十一五”期間,計劃改造舊城區39片、城中村37個,其中,2007年分別啟動各9片(個),改善2.1萬戶居民的住房條件;建設經濟適用住房300萬平方米,其中,2007年新開工83萬平方米;建設普通(限價)商品住房500萬平方米,其中,2007年開工和續建86萬平方米;2007年,開工建設租賃住房3000套。據悉,今年市政府在住房建設方面直接投入將達5.8億元,超過“十五”期間的總和。(本報記者
霍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