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萬貧困人群減免近千萬元醫療費 社區門診人均費用僅為39.18元
本報訊(記者 宋秀)
昨日,記者從市衛生局獲悉,2006年,青島市全面推行惠民醫療,截至2006年9月底,全市醫院就為群眾減少醫藥費用開支約4.6億元,減免160余萬元的醫療費用。
醫院
為患者省下醫藥費4.6億元
“從2006年4月1日起,惠民醫療在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啟動后,醫院按照我市下發的若干規定,實行了‘總額均費控制,結構調整優化’措施,推行了不同醫院輔助檢查結果互認制度,加大了對醫生處方、大型設備檢查和醫院收費的管理力度,截至第三季度末,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醫藥費用增幅降至7.9%,同比降低11個百分點,為群眾減少醫藥費用開支約4.6億元。”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市衛生局在社區實行了“三減三免”政策,在二級以上醫院門診實行了“四免八減”、病床實行了“二免十一減”惠民措施,為持有低保證、下崗證、殘疾證、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及有特殊困難的兒童、70歲以上老年人共計149余萬人次提供了惠民醫療服務,減免費用160余萬元。
社區
比醫院門診費用低7成
為了完善扶持政策,市衛生局在惠民醫療工程中,同時加強了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建設。兩級政府投入社區衛生建設資金1400萬元,對6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實施了標準化建設,配備了基本的儀器設備,修繕了業務用房,市內四區社區衛生服務街道覆蓋率達到100%,人口覆蓋率達到85%以上,初步形成“一刻鐘社區衛生服務圈”,使居民享受到便捷、“六位一體”的基本醫療服務。截至2006年11月底,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門診量達到216.78萬人次,占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門診量的25.7%以上,平均門診費用39.18元,比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平均門診費用低74.8%。
農村
補償醫療費1.06億元
“城里人看病便宜了,也一定要農民看得起病!”截至2006年11月底,全市參合農民達到436萬名,人均籌資水平達到61.25元,其中政府補助部分達到人均40元以上,農民平均參合率達到96%,村(居)覆蓋率達到100%。籌集資金1.48多億元,補償醫療費1.06億元,其中萬元以上受益人數達到651人。各區市將35萬失地農民全部納入新農合保障范圍,黃島區和即墨市參照新農合制度,探索建立了城鎮非醫保居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公共衛生
非法業戶被罰440余萬元
截至2006年11月底,全市制作和發放各種健康教育材料80萬份,開展健康教育活動1700多次,參加人數12萬多人,受益人群達110萬人,促進了群眾健康生活和健康行為的形成;組織80家醫療機構對全市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免費進行了中醫養生保健指導,16萬市民獲得了個性化的養生保健方案。全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也加大衛生監督執法力度,全面開展衛生整治,共組織各類專項檢查活動117次,監督單位10萬余戶次,立案處罰2533起,罰款金額440余萬元。
公益組織
26萬人減免900余萬元醫療費
去年,市紅十字會、市慈善總會也積極參與到全市的惠民工程當中去,開展了愛心醫療、光明行動、貧困白內障患者、造血干細胞移植、股骨頭壞死全髖關節置換術、貧困先心病兒童手術等醫療救助行動,為26萬貧困人群減免900余萬元醫療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