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公布了汽車工業結構調整的通知,指出汽車產能過剩苗頭已經顯現,并有可能加劇。為此,將控制新建整車項目,適當提高投資準入
條件。
年銷售轎車10萬輛才能建分廠
通知明確規定,現有汽車整車生產企業異地建設分廠,除滿足產業政策要求外,上一年汽車銷售量必須達到批準產能的80%以上;原建產能未經國家批準或備案的,上一年汽車銷售量應不低于:轎車10萬輛,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5萬輛,多用途乘用車(MPV)5萬輛等。
發展改革委明確要求,中外合資汽車生產企業應當按照合資各方簽署的、并經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的合資經營合同等文件,開展相應的活動。未能實現合同內容要求的應抓緊進行完善。未能完善的,應暫停建設分廠并暫停進行新產品公告申請。
“對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違反國家汽車產業政策和有關宏觀調控文件,繼續支持不符合準入條件的汽車項目建設的,要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造成經濟損失的,要從嚴查處!卑l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強調。
已經成為汽車消費大國
“十五”以來,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跨越了年產量300萬輛、400萬輛和500萬輛的規模,2005年產銷突破570萬輛,2006年,汽車銷售達到700萬輛,成為世界上主要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專家預計2010年中國新車銷量將達到1000萬輛,2020年將達到2000萬輛,屆時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全世界第一大新車銷售市場。
“結構性過剩是當前汽車工業產能過剩的基本特點,也是當前汽車工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边@位負責人說。
來自發展改革委工業司的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7月1日,我國汽車工業已形成整車生產能力約800萬輛,在建產能約220萬輛,今明兩年陸續建成后,整車總產能將突破1000萬輛。2005年全行業產能利用率僅71.5%。而從市場需求看,今后幾年,消費需求增長將會保持相對穩定。發展改革委工業司認為,按照主要汽車生產企業的投資計劃,2010年全國汽車規劃產能將大大超過預期市場需求,必須加以引導。耿浩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