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農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我市九十個鎮(街道)衛生院達標在即
本報訊
加快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鞏固和完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加強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是當前促進社會和諧、提高群眾健康水平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我市
不斷加大投入,完善功能,健全農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到目前,90個鎮(街道)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和3119個村衛生室規范化達標建設已基本完成,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年初,市政府將50個鎮(街道)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列為實事項目進行管理。為加快建設步伐,我市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提出年內完成90個鎮(街道)衛生院的標準化建設。衛生院標準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通過市、區(市)兩級共同出資,按照“填平補齊、規范達標”的原則,為衛生院配備“四件一車”(B超、X光機、半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球計數儀、救護車),區(市)、鎮兩級協調完成房屋改造、修繕,使衛生院業務用房面積達到部頒標準、無危房。
截至9月底,全市投入衛生院標準化建設的資金已達4000萬元,用于房屋新建、改造、修繕和更新醫療設備。目前,全市衛生院業務用房面積基本達到部頒標準,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納入標準化建設的90個鎮(街道)衛生院已經基本達標。市衛生、財政部門已完成了衛生院“四件一車”數量及配套資金確認工作,并于9月30日進行了公開招標采購。
今年初,我市還結合實際,實施了以改變村衛生室基本面貌為目標的規范化建設工程,制定了詳細的建設標準,確定了3119個改造和新建村衛生室名單,并列入2006年新農村建設重點衛生實事。對此,各區市給予了高度重視。其中即墨市籌集資金4000萬元,對800處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進行重點建設。
據悉,年底前,我市有關部門將對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情況進行驗收。對達到規范化建設標準要求的,由市財政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5000元補助。
同時,為理順農村醫療衛生管理體制,今年以來,我市還進一步實施了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計劃年內完成衛生院三權上劃,即衛生院人員、業務、經費“三權”上劃縣級管理,建立促進衛生院健康、持續發展的管理機制。目前,全市已完成三權上劃管理的衛生院有71所。
此外,我市積極探索建立衛生人才培養、使用和穩定的有效途徑,建立“引得進、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機制,努力形成一支適應農村需求的人才隊伍。今年以來,我市采取鄉村醫生學歷教育、衛生院技術骨干脫產培訓、衛生支農進鎮包村幫扶帶教和建立一體化管理培訓制度等措施,加大農村衛生隊伍建設。市衛生局還計劃用2年時間,從109個鎮(街)衛生院各選派7名重點科室骨干,分期分批到縣級以上公立醫院進行半年以上的正規培訓。
(本報記者 王麗艷)
|